扳法施术中的两大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扳法施术中的两大原则 高旭东1 韩红娟2 (1 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山东 滨州 256609) (2 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山东 滨州 256609) 【摘要】通过自身推拿临证体会以及推拿手法教学实践,提出扳法施术中的“短速动控原则”和“同步反向原则”,并进行了详细阐释,以作为中医教材扳法一节中已有的“到位有效原则”的补充。意在引起诸位同仁对扳法施术要点的注意,并对扳法的操作进行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扳法;短速动控;动觉控制;同步反向 在运动关节类手法中,扳法是推拿临床常用的一类手法,也是正骨推拿流派的主要手法。近年来,随着整脊医学的迅速发展,扳法的运用日益广泛。如应用得当,效果立验。特别是对于小关节紊乱、半脱位等疾患,疗效卓著。 但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推拿从业人员,或手法粗暴蛮干,不依一定的操作规范,或医学知识匮乏,专业素养较差,或身体协调性不良,以及诊断有误、滥用扳法等,造成了不少治疗性损伤。随着现代医疗设备的提高,以及推拿医师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院推拿科因扳法造成的损伤已经有所减少,但部分按摩店中此类损伤依然时有发生。 一旦损伤,轻则造成患者数日或者数周内伤痛不适,影响患者生活,重则使患者终身难复,或导致医疗纠纷,兵戈相见。对双方 的家庭、单位甚至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实为痛心。为了保证扳法的正 确使用,以提高临床疗效,避免或减少扳法施术所造成的损伤,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推拿手法学》[1]一书中,在运动关节类手法之轴面原则、区位原则、解剖结构学原则、省力原则的基础上,于扳法中又明确提出“到位有效原则”,认为“只要扳动方向正确、幅度到位,治疗就会有效,不能以扳动响声作为手法成功的唯一标准,更不能通过盲目地扩大扳动幅度来追求扳动响声,以免因过度牵拉而造成关节损伤。” 书中对其他方面的要点亦有所提及。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拿学》[2]中也提出“扳动幅度一般不能超过各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筋伤学》第二版[3](供骨伤专业用)中亦言“绝不可进行超出关节生理活动度的强拉硬扳。”此外,在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推拿学》[4]及六版《中医筋伤学》[5]等多部教材中也有类似规定,这些规定对规范施术者的扳法操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与同道交流中发现,很多推拿同仁并未注意。我们在推拿临床及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学生对扳法的操作,结合自身运用扳法的体会和诸位师友的传教,窃以为除 “到位有效原则”之外,尚需增入两大原则,即“短速动控原则”与“同步反向原则”,今不避浅陋,将数种施术要点进行概括补充,作为扳法施术原则加以提出,并作了详细阐释,以期引起诸位同仁对扳法施术要点的注意,并对扳法的操作进行进一步规范,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短速动控原则 短速动控原则主要是针对扳法操作过程中的时间和力度而言的,亦涉及到扳动幅度的问题。现分述如下: 1.1短速。 短,指在扳动过程中发力的时间短暂,为瞬间性发力。因为受术者在感觉被扳动时,受术部位会不自觉地产生一个反向的紧张性对抗力,短,即是在受术者产生紧张性对抗力之前,扳法已经完成,此之谓短;速,是指在扳动过程中发力动作之快与撤力动作之速,亦即速发速撤。也就是说在受术者未对扳动性操作产生“警觉”的状况下,迅速使出巧力寸劲[6],且速发速撤,完成扳动。若动作稍有迟缓,则受术者已经产生紧张性对抗力,从而导致很难实现“到位”,且可能造成软组织或运动关节的治疗性损伤。同理,若撤力过缓,也可能引起受术者受术部位紧张性对抗力与施术者施术部位之对抗而致手法失败或造成损伤。 所以,短是指发力过程而言,速,是就发力起始点与撤力点而言,亦即在发力、持续用力、撤力整个环节中,遵循快速发力、瞬间完成、疾速撤力的原则。如此可使受术者来不及产生紧张性对抗力,保证了受术部位软组织的全程放松,而受术部位软组织的全程放松又使得扳法施术成功率得以提高,此外,避免或减少了对受术者软组织和运动关节的损伤,同时,亦可减轻受术者对扳法的畏惧心理,有利于下次施术。 1.2动控。 动控即动觉控制。在扳法施术过程中,动觉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对扳动时发力时间的控制,对扳动时发力大小的控制,对扳动幅度的控制和对决定是否发力(即是否进行某次扳法操作)的控制。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以视觉控制为主,动觉控制为辅,但是在推拿施术中,当以动觉控制为主,辅以视觉控制。因为视觉控制尚存在一个由眼到脑,待大脑分析之后,再由脑到施术部位的过程,与动觉控制中施术部位直接反应相比,耗时尤长。所以视觉控制在扳法快速发力、瞬间完成、极速撤力的极短时间内是难以发挥主导作用的。一般而言,一位成熟的推拿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推拿实践,应该具备相当灵敏的动觉反应系统,施术者凭借施术部位对受术者受术部位的直接感知,确定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