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测试方法习题与解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测试方法 习题及解答 第一部分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一、名词解释 1、倒点阵:一种虚构的数学工具,若以 a、b、c 表示正点阵的基矢,则与之 对应的倒格子基矢满足于 a*a=b*b=c*c=1 或 a*b=a*c=b*a=b*c=c*a=c*b=0 则(a* 、 b* 、c* )的点阵为正点阵( a、b、c )的倒点阵。 2、: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 2d sinO=ny 这就是布拉格公式。 3、结构因子:为了表达晶胞的散射能力,定义 F=一个晶胞的相干散射振幅 / 一个电子的相干散射振幅 =Eb/Ee。 4 、相互作用体积:电子射入固体试样后,受到原子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入 射电子发生扩散或漫散射,使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不限于电子入射方向,而是 具有一定的体积范围,称为相互作用体积。 5、电磁辐射是指在空间传播的交变电磁场。电磁辐射也可称为电磁波(有时 也将部分谱域的电磁波泛称为光) 。 6、 原子中的一个或几个电子由基态所处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上,这时的原子 状态称激发态,是高能态;而原子由基态转变为激发态的过程称为激发。 7、辐射的发射是指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辐射发射的实质在 于辐射跃迁, 即当物质的粒子吸收能量被激发至高能态 (E2)后,瞬间返回基态或低 能态(E1),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 8、热激发:电弧、火花等放电光源和火焰等通过热运动的粒子碰撞而使物质 激发称为热激发 电(子 )激发:通过被电场加速的电子轰击使物质激发则称为电 (子 )激发。 9、荧光:物质微粒受激后辐射跃迁发射的光子 (二次光子 )称为荧光或磷光。 10、若 K 层产生空位, 其外层电子向 K 层跃迁产生的 X 射线统称为 K 系特征 辐射。 11、入射 X 射线通过物质,沿透射方向强度显著下降的现象称为 X 射线的衰 减 1 二、问答与分析 1-1 计算 0.071nm(MoK α)和 0.154nm(CuK α)的 X- 射线的振动频率和能量。 8 -9 18 -1 ν=c/ λ=3*10/(0.071*10 )=4.23*10 S -34 18 -15 E=hν=6.63*10 *4.23*10 =2.8*10 J 8 -9 18 -1 ν=c/ λ=3*10/(0. 154*10 )=1.95*10 S -34 18 -15 E=hν=6.63*10 *2.8*10 =1.29*10 J 1-2 计算当管电压为 50kV 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 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 . -19 3 -15 E=eV=1.602*10 *50*10 =8.01*10 J λ=1.24/50=0.0248 nm E=8.01*10-15 J(全部转化为光子的能量 ) 1/2 -15 -31 1/2 8 V=(2eV/m) =(2*8.01*10 /9.1*10 ) =1.32*10 m/s 1-3 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用 CuKαX 射线激发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