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 容 构造混杂岩带的种类 研究构造混杂带的意义 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填图 小结 2、区域性断裂形成的构造混杂带 内 容 构造混杂岩带的种类 研究构造混杂带的意义 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填图 小结 内 容 构造混杂岩带的种类 研究构造混杂带的意义 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填图 小结 “网结状”构造 提 纲 构造混杂岩带的种类 研究构造混杂带的意义 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填图 小结 甘肃乌稍岭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玄武岩岩块 b线理? 产状 基质绿片岩(基性火山岩糜棱岩) “网结状”构造 青海十字沟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大理岩岩块 内部褶皱? 大理岩岩块 基质(细碎屑岩糜棱岩) 晚期构造!走滑? 青海十字沟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网结状”构造 玄武岩岩块 b线理? 产状? 基质(细碎屑岩糜棱岩) “网结状”构造 青海祁曼塔格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成图思路、方法与技巧 混杂岩带的边界-往往是后期走滑的主要追踪构造(晚) 岩片间的剪切带-常常是就位过程中的强变形带(中) 岩片内部的塑性变形带是就位过程中的弱变形域(早) 变形样式、介质是变形温压条件的指示 运动学是变形世代的有效判别标志 缺少运动学指向 早期糜棱面理产状 在岩性填图的基础上,优先勾绘岩块,其次填充基质构造岩 构造混杂岩带无论在平面上还是剖面上都为“网结状”,其中网眼为呈透镜状产出的岩块,网绳固定(焊接)岩块(网眼)的胶结物(各类构造片岩、千糜岩等)。随着比例尺的变化,二者在混杂岩中的形态和所占比例不断在变化。 物性填图意义: 混杂带填图为构造与岩性双重填图法,不但要根据物质组成差异圈定不同地质体,而且对圈定的地质体赋予不同的属性,这对物质组成相同而属性不同的单元尤其重要。 构造填图意义: 物质变形样式(几何学)是混杂岩带形成温压条件的指示,运动学组合是岩块就位过程的反映。 混杂岩带填图的理想:物性与构造变形的有机结合! * 构造混杂岩填图 西安地矿所 李荣社 2010.01.10 (Samantha R. Barr et al. 1999) 1、 板块俯冲形成的蛇绿构造混杂带 1、 板块俯冲形成的蛇绿构造混杂带 1、 蛇绿岩就位机制 就位方式不同 变形样式 构造组合形态 变质程度 不同 (Gansser,1974) (高延林,1982) 2、区域性断裂形成的构造混杂带 板块构造书 (冯益民,1994) 大型推覆构造前锋带上的构造混杂带 大型推覆构造前锋带上的构造混杂带 尽管在多种构造动力学背景下都能形成构造混杂带,但以蛇绿构造混杂带最为重要,它是古大陆边缘弧盆系的残片,是深部热液上升通道,成矿有利部位,是重大地质界线等,因而为大家关注的对象。 1、重大地质界线 青藏高原发育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及中生代三个不同时期的蛇绿岩,且自北向南时代依次变新。 青藏高原南部 构造单元划分图 龙木错-双湖-北澜沧江碰撞结合带 班公湖-怒江碰撞结合带 狮泉河-纳木错-嘉黎碰撞结合带 可可西里-金沙江碰撞结合带 雅鲁藏布江碰撞结合带 1、重大地质界线 1、重大地质界线 徐州 0 100 200 300km 中 朝 板 块 扬 子 地 块 塔 里 木 地 块 羌 塘 地 块 (据张国伟,2001) 2、重要成矿带 蛇绿构造混杂带是深部热液(幔源)上涌的通道,是内生成矿作用的有利部位,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矿床多沿混杂带分布。 2、重要成矿带(整装勘察部署区) 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多沿成矿有利的构造混杂带部署 3、造山带地质研究核心 造山带是相邻陆块边缘弧盆系受板块俯冲、陆陆碰撞、隆升走滑等构造作用之后的残留,研究各类构造混杂岩带是恢复古大陆边缘弧盆系、探索古板块构造演化关系的最基础性工作内容。 物质 岩块 洋壳残片 基质 深水细碎屑沉积 岩块改造而成的细粒物及构造岩 外来岩块 台地相岩块 斜坡相岩块 基底岩块 构造 岩片间的各类剪切带(就位过程中、后的强变形带) 岩片内的变形样式(就位过程中弱变形域内构造) (舒良树,2007) (吴波,2006) (李先福,1995) “网结状”构造 (张国伟,2001) 从整体上看,蛇绿构造混杂岩呈“网结状”,网眼为呈透镜状产出的岩块(平面和剖面均为透镜状),网绳是围绕岩块的基质(包括能干性较弱的细碎屑物和岩块改造物) ”网结状“既是物质的残存状态 也是变形的载体 “网结状”构造 露头尺度 “网结状”构造 “网结状”构造 “网结状”构造 青海玉树多彩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碎屑岩岩块 大埋岩岩块 无根褶皱 就位过程片内 基质(碳酸盐糜棱岩) 基质绿片岩(基性火山岩糜棱岩) 就位过程中的强变形带 后期斜向逆冲 * * * 构造混杂带为两个板块(陆块)俯冲、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