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要学会划清是非美丑和行为界限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思考: 1、为何制定本法? 2、这部法律有何作用? 请你找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作了怎样的界定? 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严重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严重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检查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哪方面要亮起红灯? 分组讨论下列不良行为的危害,归纳 避免矫治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 行为表现 对他人 的危害 对行为人 的危害 对家庭 的危害 对社会 的危害 打架斗殴 ? ? ? ? 夜不归宿 ? ? ? ? 携带管制刀具 ? ? ? ? 传播淫秽读物 ? ? ? ? 防微杜渐,预防和减少犯罪 青年刘某在校读书期间就和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经常帮人打架,被称为”小打手”。他虽然受过学校纪律处分,仍不思悔改。 家长、老师多次找他谈心,耐心教育他,可他总认为只要不打伤人就没事。 后来,在一次酒席上,他和一青年发生争执,一拳把对方打倒在地。那位青年因头部撞在椅角上,致使头骨破裂,医治无效死亡。刘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的严厉处罚。 结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相关俗语 法官妈妈《给父母的90个建议》一书中告诉家长: 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下列10种行为。 因为它们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1、 夜不归宿往往使孩子处于危险境地 2 、旷课是孩子走下坡路的信号 3 酗酒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促发因素 4、交友不良容易走邪路 5、强拿硬要是犯罪的开端 6、毒品将孩子引向毁灭 7、贪小便宜容易“失 足” 8、赌博是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 9、学坏常从抽烟开始 10、偷拿家中钱财也是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6、多次偷窃; 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8、吸食、注射毒品; 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危害极大,可能导致违法犯罪。 我们应如何避免类似行为的发生呢? (二)、加强自我防范 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自己违法犯罪? 第一、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结合案例,说说给我们的启示?
(1)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不养成 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2)青少年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做到防微杜渐。 (3)青少年交友还要,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当达到聚众斗殴,多次参与, 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
斗殴(犯罪)
偷窃 (一般违法行为)
达到偷窃数额较大或特别巨大多次偷窃,盗窃金融机构,数 额巨大或盗窃文物情节严重的
盗窃罪 (犯罪)
打架(一般违法行为)
二、加强自我防范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请看案例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第三、要划清是非美丑和行为界限。
结合案例,说说给我们的启示?
(1)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不养成 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2)青少年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做到防微杜渐。 (3)青少年交友还要,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1、纠集他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