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教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的教育 BC21世纪-BC476我国奴隶社会时期 夏(BC21—BC16世纪) °商(BC16-11世纪) 西周(BC066-771年) (春秋:BC770年——BC476) 、夏朝的官学 夏朝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文 字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育产生的重 要条件。教育是国家的重要社会活动,它由奴 隶主贵族控制,由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 “教育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社会 进步”。 夏朝的官学除了沿袭“虞舜”时期的“庠” 之外,还有“序”和“校”两种学校 序 序”是在国都设立的学校。《礼记·王制》 曰:“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曰:“夏后氏设东序 为大学,西序为小学。” 关于“序”的内容,《孟子·滕文公上》 说:“序者,射也。”即“序”是习射的场所。 除具有教育的职能之外,“序”后来发展为奴隶 主贵族议政、祭祀和养老的场所。 2、“校 “校”是在地方设立的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校者, 教也” 《说文》:“校,从木,交声。”“校”是 乡学。 《史记》:“乡里有教,夏曰校。”同“序” 样, “校”也是一种以习武为主的军事训练场所 总之,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活动,教育为 政治服务。夏朝官学教育目的是为奴隶主 贵族培养能征善战的武士;教育内容注重 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伦道德教育。 (《孟子·滕文公上》说:“皆所以明人 伦也。”,后来朱熹解释说:“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 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所以明 此而已。”) 二、商朝的官学 商代的教育史料主要来源于甲骨文的发 掘。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代的官学已出现 “大学”、“瞽宗”、“庠”、“序” “学”等名称。 《礼记·明唐位》说:“殷人设右学为大 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 《礼记·王制》曰:“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 东汉时期的郑玄解释说:“右学,大学, 在西郊;左学,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 右学和瞽宗属于大学性质,是一种新型 的教育机构。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 郊,故称右学。右学和瞽宗以乐教为主,是 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右学和瞽 宗设立在王都 商代在地方上也设有学校。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 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朱熹解释说:“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 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商代的 “庠”“序”也是从前代承袭下来的,其中 “庠”以养老为主,同时对年青一代进行教化; “序”是习射和习礼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商代的教育内容 (1)思想教育。一是敬事鬼神,崇拜祖 先,把祖先看作主宰自然界和人间祸福的神, 事无大小都要占卜,乞求神的旨意。 二是“孝”的教育,“尽孝”是一种社会准 则,这点从甲骨文中“教”字的写法可以看 出。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 生也。” (2)政治教育。学习先王的治国经验, 巩固统治地位。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