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只要用药正确、适合患者病 情,哪怕附子剂量超出医书记载几十倍都没有危险。广东省 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毛炜表示,根据文献,既有服用 10 克小剂量附子一次就出现中毒反应的报道, 又有在抢救危 重病过程中, 24 小时内用量超过 500 克而不出现中毒反应的 例子。其实剂量大小与会否中毒没有绝对的正比关系,中 与否还牵涉到其他多种诱因,而且不同的药典记载的剂量范 围也不同,暂没有统一结论。毛炜说。 她表示,中医界对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种观点:种畏附子 她表示, 中医界对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种观点: 种畏附子 如虎狼,索性弃用此类药物;一种认为附子毒性剧烈,应当 小剂量使用,如《中药大词典》中附子的用量为 3 克~9 克; 第三种观点主张根据病情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差异选择剂量, 常用剂量在 15 克 ~60 克;第四种是温阳派主张的超大剂量使 用附子,特别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症和肿瘤等疑难病症时, 使用的剂量更大,起始剂量多在 45克~75 克之间。 导致附子用量差异巨大的其中个原因是对古今剂量换算 导致附子用量差异巨大的其中 个原因是对古今剂量换算 认识的不同。目前,药典、教科书多认为张仲景所处的东汉 时期的 1 两相当于现代的 3 克,但据现代一些医史学家的考 证,当时的一两应相当于现代的 15。625克,两者相差 5 倍 多。毛炜解释。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学术流派、不同 医家之间认识和经验的不同。 附子被中医奉为保命要药 据介绍,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味辛甘,性大 热,有毒。主要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等地。早在我国第 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它功效的记载:主风 补火助阳、寒咳逆邪气、 温中、 金疮。 由于附子有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逐湿等功效,因此是常用的温里补火要药,也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把附子、人参、 散寒止痛逐湿等功效,因此是常用的温里补火要药, 也被誉 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把附子、 人参、 大黄、熟地共列为药中四维,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药。 在现代临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 低血压状态、冠心病及风心病和多种疑难疾病。据统计,在 500 张常用著名方剂中附子的使用频率为 13。20%,是历代 医家治疗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常用药之一。 中药含附子熬时切莫加冷水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附子是有毒中药的典型代表,用好了可 以拯救患者,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毒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毛炜表示,附子中毒绝非只和剂量大小有关,引起附子中毒 的原因很多,炮制方法包括药材质量不好、不当、长期过量 使用、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当等。 我们临床发现,很多市民不懂正确煎煮含附子的中药。毛炜 说。这类药一般要先煎附子 1~2 小时。掌握火候有一个诀窍: 取一片煎过的附子, 咬一口慢慢咀嚼, 如果没有麻口的感觉, 表明煎煮火候到了,这时可以放入其他药物,如果仍感觉麻 口,则需继续煎煮。因此,很多有经验的中医生通常会在处 方中附子这味药的右上角或后面注明先煎,去麻。 另外,煎煮含有附子的中药一般耗时较长,有些市民煮药时 发现水干就中途加冷水。这样可能增加附子的毒性,应属大 忌。毛炜说,煎药前应充分估计好水量,一次性加够;如果 中途发现水快煎干,应该先关火、待药冷却后再加入适量冷 水,然后重新开始煎煮、计时;即使中途加水,也一定要加 开水。 中药材附子,有毒,使用不当可致人体呼吸中枢麻痹、引起 心脏骤停;但同时它又被誉为中医要药,从医圣张仲景到现 代医学名家,不少人用它让患者起死回生。然而,不同的药 典、教科书、流派,对于附子的剂量使用范围却观点大相径 庭。超出老祖宗经典药量用附子会否中毒?除剂量大小外, 药材不好、炮制、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当等都可导致 中毒发生。 附子配伍运用汇粹 附子味辛、甘,大热。主入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 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阴盛阳衰,大汗亡阳,吐利厥 逆,虚寒泻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气味俱厚,走而 不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 (《本草经读》 ),能上助心阳 通脉,中温脾阳健运,下补肾阳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阳,最 善温肾气、补元阳、救厥逆、祛寒湿、除痼冷,为温里回阳, 救逆固脱之要药。虞摶谓: “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 之气,能引补气药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 之气,能引补气药行 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 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除在表 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伤寒蕴要》 之风寒;引温里药达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湿。 ”《伤寒蕴要》 谓:“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 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