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治燥剂知识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剂学治燥剂(2) 治燥剂 温燥(热)一因初秋感受燥热邪气而致。 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气逆而喘 外燥 口渴鼻燥、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 凉燥(寒)一因深秋感受风寒燥邪而致 次寒”、“小寒”。 燥证 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 苔薄白 上燥(肺〕一干咳、少痰,口燥咽干,咯血 内燥{中燥(胃)一多食易饥,肌肉消瘦,口渴干呕 下燥(肾)一消渴,便秘 治燥剂 二、分类、适应证、代表方。 1、轻宣外燥一凉燥或温燥 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2、滋阴润燥一脏腑津伤液耗的內燥证 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百合固 金汤、玉液汤、增液汤 治燥剂 三、使用注意 辨明内燥、外燥,分别选用相应方剂治疗 燥易伤津耗液,久则耗气,故多配伍养阴、生津、 益气之品。 3、滋润内燥之剂多为寒凉滋润之品,易助湿碍气,凡素 体多痰湿或脾虚便溏者慎用。 治燥剂 杏苏散 《温病条辨》 【组成】 苏叶 杏仁 半夏 茯苓 橘皮 前胡 苦桔梗枳壳 甘草 生姜 大枣 (原方未注用量) 【用法】 【主治】外感凉燥证。 凉燥外袭:头微痛,恶寒无汗,咽千,苔白。 肺失宣降,津聚为痰:鼻塞,咳嗽痰稀,脉弦。 【病机】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治法】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方解】 君:杏仁一宣降肺气,润燥止咳。 苏叶一轻散风寒以发表邪, 开宣肺气以助止咳。 苏叶配香仁:轻黨,变廓散寒止润燥。 臣:桔梗一宣肺化痰止咳。 前胡一疏风宣肺,降气化痰。 枳壳一理气消痰。 [桔梗、前胡、枳壳相配:宜肺降气,化痰止咳 佐:半夏一化痰除涎,降逆止咳。 橘皮一理气化痰。 茯苓一健脾渗湿,以助治痰。 此三味佐药相合,配伍甘草即二陈汤的主要 药物,以增强理气化痰,降逆止咳之力。 生姜、大枣一和中散邪。 倇:甘草一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杏仁+苏叶;桔梗+前胡+枳壳; 半夏+陈皮。 [方论选录 临床应用】 1、本方是治疗凉燥证的代表方剂。 2、辨证要点: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千,苔白,脉弦。 3、临证加减: 令若无汗,脉弦甚或紧者,加麻黄、防风以解表发汗; ◆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以化湿除满; 令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以祛风止痛。 4、现代运用: 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属外感凉燥, 肺气不宣,痰湿内阻者。 5、类方比较:查苏散一小青龙汤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