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答问录——访石谷风先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徽墨答问录——访石谷风先生 四月中旬,由省徽学研究会会长鲍义来先生陪同,拜访收藏家石谷风先生,石先生耳失聪,须笔谈,行前我将网友提出的问题打印出,并携带藏墨十锭(有:曹素功、尧千氏、汪近圣、鲍乾元、胡开文、胡秀文诸家所制。)一并请教石老。网友提问附前。当时石师母在座。我将录音整理出,除将重复处稍做删减,其余均维持原貌。 1 请先生简单说说对碳黑墨的评价。 2 碳黑墨何年进入中国墨的市场。 3 古人磨墨有来回“推”这一方法吗。 4 请先生谈点“研”墨(方法)的体会。 5 一般来说(正常保存)古墨多少年以后胶就会败了。 6 先生对松烟的评价。 7 同是清代的墨,有的下墨极快,有的又极慢,是何原因? 8 另请代致我一个普通网友的问候,祝石先生健康长寿。 现在市场上墨不好的原因真是用了工业碳黑的原因吗?还是胶性的配合问题? 工业碳黑,有多种制备法。低级工业碳黑有煤粉粉碎的。普通粉碎粒度直径在几十微米级。 比起松烟油烟颗粒,粒度粗多了。廉价。(现代电磨也能磨到几微米级,价格就上去了。) 据在下过滤实验,许多(所有?)挨骂的“碳黑墨”就是用的普通粉碎粒度的廉价工业碳黑。 “死黑”,这是其可恶之处。 9 高级工业碳黑,如高级印刷碳黑。是石油气或乙烷气在千余度高温下裂解,或与 之相当的工艺制备所得。粒度直径在微米级,可比松烟油烟颗粒粒度还细。由高级印刷品看, “表现力”并不差啊! 10 还有种利用废气废油不充分燃烧制备的碳黑,应该是桐油或漆烟的兄弟,粒度直径也在 几微米级,同松烟油烟颗粒度毫无区别,价格不会太高。如用以制墨,“表现力”该同 松烟油烟很接近啊!以后两种碳黑制墨,若“表现力”不好,则主要在胶性的配合问题, 非碳黑之罪吧? 11 我看到王近圣的《墨薮》上有石鼓墨,听说安徽博物馆藏有一套,好像故宫还有,不知国内是否还有。 12 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造墨的人书写墨票的,是有报酬的还是友情赞助? 13 清代徽州墨模的图板和文字是出自墨工之手还是请知名文人做的(文人定版墨除外)谢谢 ! 以下石老简称“石”石师母简称“师”鲍先生简称“鲍”,我简称“曹”。 石:“十二诗仙室”墨,是名臣制墨,委托墨号制作,漆烟很细腻,填真金,这种金叫“佛赤”,若描以? ? “洋赤”到现在就退色不光鲜了。墨在道光左右,质很好!“十二诗仙室”得查《室名别号索引》。(转身去书架上找出,鲍先生帮助查找。) 师:新墨。我看是新的,复制品! 鲍:(笑声) 师:复制的,老墨不会这么新! 鲍:他保管的好啊!他可是藏墨世家。 师:藏墨世家,我看这墨不地道。 鲍:你不要以为别人带假墨来,所有的人带来的都是假的。 师:我看是新的!复制品,复制品啊! ? ? (在纸上写“复制”二字递给石老。) 石:复制?(笑声)不是复制,是定制,名臣定墨,名臣定制。 ? ? 还没查到吗? 鲍:“十二诗仙室”查不到。 石:我有一本专门介绍名人制墨的,有拓片和文章。 ? ? (转身去找,怕劳石老精神,被我劝止。石老遂记下并告诉我查到后再联系我。) 石:曹素功的、胡开文的,“五胆药墨”,哎!胡秀文按十万杵,少见。汪近圣的,胡开文始于乾隆二十 四年,传世墨最早自然为乾隆。 曹:我藏有胡开文顶款,墨面还是保留“汪启茂”款识的,应该为胡刚接手汪墨肆时的产品,双款并存算 胡较早的墨了。 石:是的。很难得。汪近圣则在乾嘉以上,曹素功最早康熙,这三家墨质量好啊。你看这金水:亮!红!光彩!(指汪近圣“惜如金”墨。)有几个就比不上它的质量,漆烟料好! 曹:是嘉庆癸酉制。 石:我原来也有一锭。 曹:其中原委能说说吗? 石:有一次,唐云和白蕉来访,要看墨,看宣纸。我就拿出一些来,看完后,白蕉从中挑出了这款“惜如 金”,说:“这墨我要试试。”我说:“不行!一磨墨就毁了。”白蕉说:“你只要舍得给我行!??你藏墨的,我是用墨的,藏墨者不研墨,用墨的得研。”白蕉他有个习惯,一块墨研后写字,得将砚中墨汁写完才吃饭和睡觉,他在我家“赖”了一天,就为了得到这锭墨。说:“再不给我我可下跪了!你给不给?!”真的跪下了!唐云说:“老石,你就给他算了。”我没辙,只好给他了。爱墨就爱成这样!他是真懂墨。我去上海,白蕉妻子告我:“石先生,由你这拿回墨,他有两三天都没有睡觉,成天磨墨写字。” ? ? 汪近圣这款“惜如金”很有名,质量是最可靠的!最标准!最细!最下功夫!好墨啊!你的墨最好做 出拓片,正、反、横、侧都拓出,装订成册,墨就不要经常拿出来看,也不宜经常拿出来观看。见风 、见潮、遇热,就会坏。春天泛潮,秋天干燥、风紧,这些季节都不要动。要看,看拓片就可以了。你的这些墨都很不错,放到我们当年,档次也属于中上水平,是行家出手,外行就不行。 曹:石老过奖了。 ? ? 清中叶至民国,为何藏墨家辈出? 石:清代乾隆左右出现很多藏墨家收藏墨。为什么此时会涌现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