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件:10第十四章 DNA的生物合成2.ppt

生物化学课件:10第十四章 DNA的生物合成2.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端粒酶靠其hTR(AnCn)x 辨认及结合母链DNA(TnGn)x的重复序列并结合至其3’端,并发生移位。 端粒酶以hTR(AnCn)x 为模板,以逆转录的方式复制延伸母链 端粒酶的RNA 端粒DNA末端 内在模板RNA 端粒酶的RNA 端粒酶的RNA DNA-Pol 端粒酶靠其hTR(AnCn)x 辨认及结合母链DNA(TnGn)x的重复序列并结合至其3’端,开始以逆转录的方式复制延伸母链。 复制一段后,hTR(AnCn)x 爬行移位至新合成的母链3’端再以逆转录的方式继续复制延伸母链。 延伸至足够长度后,端粒酶脱离母链,代之以DNA-pol,此时母链形成非标准的G-G发夹结构允许其3’-OH反折,同时起引物和模板的作用,在DNA-pol的作用下完成末端双链的复制。 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 第五节 逆转录( reverse transcription ) 逆转录酶 一、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 逆转录:就是以RNA为模板,由逆转录酶催化4种dNTP聚合、产生DNA的过程,又称RNA指导的DNA合成。 逆转录病毒:又称反转录病毒,是RNA病毒的一种,它们的遗传信息不是存录在DNA,而是存录在RNA上,此类病毒多具有逆转录酶。 是多功能酶,有三种酶活性: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 RNase H活性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 逆转录酶( reverse transcriptase ) 全称: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逆转录的过程 RNA 模板 逆转录酶 DNA-RNA 杂化双链 逆转录酶( RNase ) 单链DNA 逆转录酶 双链DNA 逆转录研究的意义 逆转录酶和逆转录现象,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 逆转录现象说明: 至少在某些生物,RNA同样兼有遗传信息传代与表达功能。 对逆转录病毒的研究,拓宽了20世纪初已注意到的病毒致癌理论。 小 结 复制特点: (3个) 半保留复制 2. 双向复制 3. 半不连续复制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参与复制的关键酶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拓扑异构酶 SSB DnaC DnaB(解螺旋酶)、 DnaA、 引物酶 连接酶 DNA pol Ⅰ、Ⅱ、Ⅲ 拓扑异构酶 RPA 解螺旋酶: DNA-Pol δ 引物酶: DNA-Pol α 连接酶 DNA pol ?、?、?、?、? DNA聚合酶活性(作用)(2方面) 1、聚合活性: 5? ? 3?方向,催化四种dNTP一个一个地连接到DNA子链上去。 2、核酸外切酶活性(两种情况) 3? ? 5?外切酶活性,能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并将其水解。 5? ? 3?外切酶活性,能切除突变的 DNA片段。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DNA pol Ⅲ 核心酶:聚合、校正 γ-复合物 DNA夹子 DNA-pol ?、 DNA-pol ? DNA-pol ?: 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 复制引发和延伸过程中发生 DNA聚合酶?/?转换 DNA-pol Ⅱ: DNA pol Ⅰ: 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 参与DNA损伤的应急修复 DNA-pol ?(Ⅱ): 参与应急修复 原核生物: DNA-pol Ⅲ 真核生物: DNA-polα和δ 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DNA聚合酶 DNA生物合成过程 起始:解螺旋、形成复制叉、引发体、引物 延长:半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 终止:切除引物、填补空缺、连接切口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起始的比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拓扑异构酶 SSB DnaC DnaB(解螺旋酶)、 DnaA、 引物酶 拓扑异构酶 解旋酶(多种) RPA ?SSB Pol ?/引物酶 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 打开双链形成复制叉, 形成引发体,合成RNA引物 多复制起始点,且起始片段较短; 打开双链形成复制叉, 形成引发体,合成引物RNA-DNA; 复制有时序性;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延长的比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DNA pol Ⅲ 核心酶:聚合、校正 γ-复合物 DNA夹子 DNA聚合酶?/? 复制因子C(RFC)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复制引发和延伸过程中发生DNA聚合酶?/?转换; 多复制子复制,引物和冈崎片段都比原核生物短。 半不连续复制,一个DNA聚合酶能够同时合成前导链和后随链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终止的比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切除引物: RNA酶/DNA-Pol I 填补空缺:DNA-Pol I 连接切口:DNA连接酶 切除引物:RNA酶、核酸外切酶 填补空缺:DNA-Pol δ/ ? 片段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