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欣赏与评述 分析与研究 一、课题导入(5分钟) 通过作品数幅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学生思考讨论: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生发言,教师点评导入新课)。 二、自学活动(一) 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15分钟) 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2页) 展示课件 宋徽宗赵佶 《红蓼白鹅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红蓼鹅图》轴,高一三二·九厘米,宽八六·三厘米,无名款。收传印记有“宣和殿宝”、“乾隆鉴藏”等十余印。图绘岸旁红蓼白鹅。构图洗炼,形象明快优美,色彩鲜丽,笔致自然,格调也很高简。此幅作品,可能即为画院中画家所绘制,因此,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画院的艺术成就与水平。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中的杰作。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飞瀑,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 《溪山行旅图》,好就好在静止的画面有一种动感,一幅空间艺术的绘画却有一种时间艺术的感觉。面对这幅一千多年前古人的绘画,体味着画中令人心醉的意境,怎能不令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 范宽,(公元约950-1027)字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说他性情缓和,人称之为“范宽”。他的时代较李成略迟,仁宗天圣年间尚在。他的为人宽厚,好酒,不拘世俗。他的山水画艺术是在李成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最后得助于终南山、太华山的真实的大自然。他曾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他在创作之前,对景凝想,致力于情景合一的构思酝酿,在对景造意,强调师法自然的同时,突出独创,而不是拘泥于师承,不取繁饰自成一家,和李成并为北方画派之代表,当时人称他“为山传神”,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 临流独坐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南宋画 溪山行旅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真迹,神品上上 雪山萧寺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明人画,误题 ? 雪景寒林图轴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南宋画,上品 踏雪寻梅图轴 故宫博物院,明人画,张伯英误题 雪山楼阁图轴 波士顿美馆, 北宋画,神品 溪山行旅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宫藏迹神品上上 秋林飞瀑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宫旧藏,南宋画 2、讨论: 你是否能够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教师提示:a.重点描述作品中生命的活动及与自然融洽的关系b.作品风格,艺术风格等所传达的效果。) 三、自学活动(二) 分析与研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22分钟)请学生观察作品(课本第3页) 问题1: 联系生物学科所学知识,说说作品中描绘了哪些物种?与生命物种、生命活动相关的自然形象是什么? 课件展示(学生进行发言) 崔白特别喜欢画大画,禽兔图又名《双喜图》高193.7厘米、宽103.4厘米,可以想见此画的气魄,这与画史中记载的崔白性情“疏阔”倒也一致。还擅长把握画面的整体气氛 ,无论是《双喜图》,还是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寒雀图》,同样在一种统一、和谐的画面氛围中又含有无数丰富、细腻的变化,让人可以在画卷中玩味许久 。仍然会不断有新的东西发现,感到无比的趣味。 19世纪后期,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他画中的风景亲切、可以感知自然。柯罗的画中充满了闪耀的光线和空气,用色彩传达出阴影和阳光的柔和对比,画面以灰褐色为主调,描绘了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情景。近景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树下有人正在采摘野花,左边也有几个人在采摘着什么东西。画面的中景是一条河,远景是一抹远山,山里云雾缭绕。 在这里,柯罗把这些纯粹属于视觉性的自然景物,演绎成了一首牧歌式的抒情诗:银白的云彩,青翠的树阴,数点轻描淡写的枝叶在空中摇曳。地面上一切植物的轮廓被打破了,充塞于天地之间,而给予自然以一种统一的情调是前人所没有在意过的大气。就这样自然界变得无穷,不定,充满着神秘感。在他的画中一切都在动,如琴弦所发出的声音,那么自由,那么活泼,一半朦胧,一半清楚。 在这里,他把气氛作为一幅画的主要基调,而把各种色彩归纳在美妙的合音中,在此,风景画带上了音乐的韵味,柯罗的成功来源于对现实的深切体验和描绘,“因此,观看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