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语文版必修五《娓娓与喋喋》教案.pdf

2018-2019年语文版必修五《娓娓与喋喋》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娓娓与喋喋》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特点。 二、理解课文的结构思路。 三、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课文的语言。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让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使其掌握基本的鉴赏语言的角度、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说话是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 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 有的人说话娓娓而谈, 意味深 长,有的人说话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其实说话的形式有好多种,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下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的《娓娓与喋喋》这篇课文。 二、作者介绍(出示投影) 余光中, 1928 年生,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 1947 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49 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 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 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 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 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 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 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千多 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 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 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 如他自己所述, “少年时代, 笔尖所染, 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 便是泰晤士的河水。 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 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 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 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 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 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 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 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 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 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 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娓娓与喋喋》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作者对两人对话、几人聚谈、自我的沉思默 想等说话形式的分析鞭辟入里,或妙语解颐,或善意揶揄。作者的学识、智慧、才情、文采 自然流露,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 三、具体研习课文思路 1 2 3 提问:从结构方面来讲,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 学生讨论后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归纳:本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1 段)主要说人的一生说的话很多,说话的多少、目的等因人而异。这 段起引入话题的作用。 第二部分( 2—8 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对两人说话、几人聚谈、自我的 沉思默想三种形式进行分析。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 2、3 段)对两人对话的谈话形式进行了分析。 第二层( 4— 6 段)对几人聚谈的谈话形式进行了分析。 第三层( 7— 8 段)对自我的沉思默想这种谈话形式进行了分析。 四、品味课文的语言和写作特点 1 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请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 析。 学生讨论后回答, 老师作适当点拨并补充。 举例分析如下: 表现气势宏大的句子有: (1)说话,有时只是掀唇摇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1****9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