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语文版必修五《论雅俗共赏》教学设计.pdf

2018-2019年语文版必修五《论雅俗共赏》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雅俗共赏》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筛选有效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二、了解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认识: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三、了解作者丰富的积累、理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雅俗共赏”是一个在文艺界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孰雅孰俗,以什么为界限,雅与俗能否 真正平等,历来争论不休。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 ,你会割然开朗。用他给我们 的思维钥匙,开启我们的疑难之锁,相信会有所收获。 二、作者介绍 1 2 三、整体把握课文,筛选有效信息 1 (唐以前、唐、宋、宋以后) (“唐以前”和“宋以后”需老师点拨) 2 (唐以前的社会发展特点指导学生由唐推出) 3 每个人物及他们生活的时代的特点。 4 (以上思考题设计,一是为了快速有效地读课文,即长文短读;二是为了填写表格,了解 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 四、研读填表 请整理你筛选出的信息,填写下表。 (在课后练习一的表中加一栏“作品、文体的特点” ) 社会外因 “士”、“民”等级分界严格等文学内因所涉文体或审美形式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 特 点社会外因安史之乱,门第垮台, “士”“民”分化;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禅宗化俗等文 学内因所涉文体或审美形式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特 点社会外因印刷术发达; 道学家讲学等文学内因所涉文体或审美形式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 特 点社会外因“新时代” “新文化” “欧化的新艺术” “‘大众语’运动” “大众化”等文学内 因所涉文体或审美形式所涉历史人物或著作特 点五、作业 1 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2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分析上节课的表 1 要点参考: (1)文学的雅俗共赏由社会和其自身两方面原因决定。 (2 )雅俗共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广大的群众。 (3)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有宾主之分; “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4 )要达到雅与俗“共赏” ,贯彻“文艺是为大众”的原则,雅士需要理会迁就“俗”的 趣味,而俗士也需要学习,享受,蜕变。 (5)《西厢记》和《水浒传》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 2 (1)我们以前只知道每个朝代的文学主流,而作者却能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纷繁芜杂 的文学形态中, 找到一个窗口, 认识每一种文学样式诞生的共同点:争取群众,走大众化道 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在共同的探求并为之努力,并一步步地在推进。 (2 )文学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探求一条道路,让文学走一条健康发展,永保青春的道 路,但提法在变: 求真与化俗——为了争取群众——获得广大的群众——做诗如说话——提 倡“大众语”运动——“通俗化”运动——大众化就是要达到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 的局面,这应该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我们的文艺是为大众的” 。 (3)提起朱自清,就会想起《背影》中那父爱子、子爱父的真挚深情,还会想到《荷塘 月色》 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郁闷和月色下荷塘静谧的美, 一直就以为他是一个抑郁 气质的文人,但没想到,他还有这么冷静理性的思考和独特的认识。 (设计本思考题一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揣摩品味并学会理性的分析问题; 二是引导学生 关注生活,新旧知识相连,做到融会贯通。 ) 三、拓展思维 1 ”的段落,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 你对雅俗共赏的见解。 四、作业 读下面一段新闻采访,想想白庚胜先生的认识与朱自清先生认识的异同。 新浪观察:关于“二人转风波”的争论,大多集中在“雅俗”二字上,在您眼中,什么是 雅,什么又是俗?雅和俗谁说了算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1****9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