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贝多芬奏鸣曲(2018-03-24 21-00-02).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专科、本科、硕博、研究生、期刊毕业论文 仅供参考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勿用作商业用途 浅论贝多芬奏鸣曲 摘要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的中期作品,完成于1804年,献给波恩时代的朋友,冯·华尔斯坦伯爵,所以这首作品也叫做《华尔斯坦奏鸣曲》,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五首钢琴作品之一,体现了贝多芬的创作风格和技巧,是一部非常值得研究的钢琴奏鸣曲。奏鸣曲式由于其丰富的相对复杂的结构性,表达了较为深刻的思想性和内涵性。正因如此,每一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最能体现整首乐曲的内容、思想、深度,是全曲的精髓部分。本文将以这部作品为视角,试图解读贝多芬作品的创作特点、演奏技巧,从而更好的发现贝多芬奏鸣曲的艺术价值,并渴望在今后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关键词:贝多芬,黎明奏鸣曲,演奏,体会 引 言 在不同历史时期,“奏鸣曲”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奏鸣曲(sonata)源自意大利语、uonare意即发响)。13世纪始见于音乐用语中,16世纪初泛指各种器乐曲,以于声乐曲的泛称康塔塔相对。”17世纪的奏鸣曲主要指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室内奏鸣曲由几首风格化了的舞曲组成,后演变成今天的组曲;教堂奏鸣曲在乐谱上表现为三行谱的室内乐形式,因而称其为三重奏鸣曲,后来发展为两个分支分别为近代奏鸣曲和大协奏曲。奏鸣交响套曲的形式结构在海顿的音乐创作中得到确立,后经过贝多芬达到成熟。奏鸣曲在1840年以后虽然有一些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仍然遵守其规则模式进行创作,但其意义已同古典奏鸣曲有着较大的区别。 一、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一)创作背景 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献给波恩时期他的一位庇护者和挚友、一名杰出的音乐家华尔斯坦伯爵所作。出生于波西米亚的伯爵比贝多芬大八岁,在1787岁至波恩和贝多芬。在贝多芬年轻时,他就认清了贝多芬的音乐才华,是贝多芬青年时期的热烈支持者,给予贝多芬充足的经济支持,并送给贝多芬新的钢琴,而这架钢琴更加的灵活,可以快速的弹奏跳跃的声音,也能够弹奏出和弦的颤音与震音,贝多芬很可能为要试验并发挥其出色的本能,运用了他的全部写作技艺,创作了了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黎明》,描绘出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和大自然光辉的景象。 (二)作者简介 维希·凡·贝多芬(1700-182),德国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与海顿、莫扎特被誉为“维也纳三杰”。他不仅是欧洲古典乐派的代表,同时为R.期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贝多芬出生十德国波恩城的贫民家庭,很早就显T出了音才能,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钢琴奏鸣曲《月光》《悲枪》《热情》等。他一生坎坷,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完全丧失听觉,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到禁止的复辟年代里,贝多芬依然坚持“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写下了不朽的《第九交响曲》。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的音乐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二、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的风格和音乐特性 (一)风格 《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这是一个伟大而辉煌的乐章,主题旋律描绘出细腻生动的形象,赋予给它一个丰富的内涵,旱现出独特的创作特色,有养独特的风格。 在主题的节奏,在轻柔的低音旋律,表明自然即将到来。然后在高音区出现快速的旋律,像清晨鸟儿欢鸣,在泉水流淌。音乐强调高低音的对比度,采用两种有力的对比来展现两种不同的气氛的感觉,同时,优美的音色的组合,优美的线条清晰流畅。主题旋律的幅度非常大,给人一种闪烁的感觉,它以广阔的气氛和灿烂的色调组和微妙的和谐乐章,从开始到结束在整个运动,音乐描绘了一幅黎明微微的画而,展现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场景。接养,第_个主题出现在主题的主体部分,是一个简单的民间小调,它与C大主题形成三度的关系。由此音乐变得更加热情和稳定,并使得主旋律形成羡慕的色彩、情感和形象的对比。 主部主题的旋律缩减后在出现在展开部的第一阶段,运用主部主题材料在旋律、节奏、力度、和声、色彩等各方而进行各种变化,增强了音乐的活跃气氛,造成乐思发展的积极动力。在动机的高音的主题被压缩,突出旋律和节奏紧凑,形成一个强大的动力。减少的旋律是贝多芬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在高低音来同地跳跃的动机再次出现时,旋律给人紧迫感为湍流,鸟儿歌唱争先恐后。在主部与副部的主题调性的不统一,按照奏鸣曲一般原则,再现部分的主、副部主题在调性上应取得一致。这首奏鸣曲是个例外,由于副部主题部分的变化,连接部分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反映了音乐思维发展的另一阶段,而不是简单地“重复”。 (二)音乐特性 《黎明》的音乐特性我们以它的第一乐章来分

文档评论(0)

考证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行业协会证书、职称评审、期刊专利发表、学历提升、文章指导,全国一站式平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