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docxVIP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3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本讲目标 了解考情 文言实词必考知识点*3 偏义复词 1 文言实词的考情 1.1 考试大纲 阅读浅显的古诗文 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2 考查形式 【例】(2015 四川)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汉氏失御 御:控制 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渝:违背    C.夫工人之染 染:着色 D.朝士敬而叹之 叹:赞叹 【例】(2015 新课标I)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例】(2015 上海)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当兴吾宗 (2)其俗颇质 (3)臣自分废黜 (4)聪令有闻者 文言实词的必考知识清单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偏义复词 2 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就 (1) 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3)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思考:为什们会出现多义? 2.1 本义、引申义 本义:最初的意义 引申义:同基本意义有类似、对立或关联的关系的意义 2.2 引申方式 ? (1)连锁式: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 【例】要 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2)辐射式:围绕一个中心向不同方向展开 【例】贱 以贝等戋,贾少也。 ①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②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韩非子·有度》) ③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④老臣贱息舒祺,年少,不肖。(《战国策·赵策》 ? (3)合二为一 3 古今异义 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例】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叹息痛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演化情形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词义弱化 词义强化 情感变化 *考查重点:古今均用,但意义不同的词。切勿望文生义 4 通假字 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1 成因 字与义的对应还在发展中 一时想不出本字肿么办? 听音撰书 根源:汉字是表意文字,闻者听音则知义 4.2 辨别通假字 ? 课本积累 ? 用现行字解释不通时 4.3 分类 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声母相同 叠韵通假:借字和本字的韵母相同 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读音相同 形声字通假: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代替另一个字。 思考:通假字和假借字一样吗? 思考:“通”和“同”是否有区别? 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作陪衬。 【例】我有亲父兄。 【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辨别方法 【例】昼夜勤作息。 吾日三省吾课堂 文言实词的考查情况 文言实词常考知识点*3 补充:偏义复词

文档评论(0)

kol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