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朝进口的红衣大炮价格分析
根据《欧洲沉船与明末传华的西洋大炮》(台湾明末历
史研究学者,古代火炮研究学者黄一农著)一书显示:
天启元年(1621)年,徐光启练兵时期,徐光启好友
向澳门葡萄牙人求购重达四千磅的葡萄牙火炮,多方疏通最
后才成功购得,售价号称每门一千两。黄一农指出此处捐炮
者为了虚报功劳,售价有夸张成分,实际价格应该低于一千
两。黄一农推算,该炮如由英国制造,每门成本在二百两银
子出头。
我手头一时找不到十七世纪的火炮自重数据,根据十
八世纪、十九世纪四磅炮重量做火炮史推算,十七世纪四磅
炮重量应该不超过一千二百磅。也就是说,当时英国制造的
四磅炮,其成本不超过六十两银子。在减去虚报、求购等因
素后,我认为一门四磅炮的售价应该在一百两到一百五十两
左右。如果是四磅炮这种小口径火炮,容易制造而且保密程
度低,其购买难度应当低于红衣重炮。所以二百两价格完全
能够买到葡萄牙人或者荷兰人的四磅小炮。
但是,红衣大炮不同,红衣大炮属于典型的舰载长重炮
了。红衣大炮的主要难点在于长身管技术,130毫米的18磅
炮长度达到3米左右,也就是22倍径左右。当时流行的是
身管比例模数思想,由炮口到炮身到炮膛逐次加厚。而且这
是属于英国寇菲林长管炮级别,如此长的身管要求内膛光滑
口径如一,在明末以脆性白口生铁铸造为主要的制造手段来
讲确实是属于高技术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铸造红衣大炮是什么难以逾越的门
槛,明代的铸造技术其实非常高超,就以技术难度来讲铸造
红衣大炮这种以前没见过的技术活根本难不倒大明的能工
巧匠,由最初的造炮炸裂到后来的铁体铜芯大炮就可以看出
短短几十年明朝的火炮技术就已经远远的超越了当时的西
方火炮技术。
至于大口径火炮难以普及的原因,除了技术难度意外
(后面一会讲到),最主要的原因嘛,就是成本问题,而非
技术问题。
其实很少人知道,19世纪中期以前,不管东方或西方,
火炮铸造的废品率其实是相当高的。这种情况在明末引进西
方火炮制造技术时就知道了。《火攻挈要》中记载,由於当
时铸造的品质尚不十分稳定,即使是在欧洲,“大铳铸十铳
能得二、三可用者,可称高手”。也就是说,废品率高达70~
80%以上。这样火炮的成本自然也就降不下来。
而造成此时火炮铸造废品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最重要
最根本的就是炮管内外的冷却速度差距问题。由於这冷却速
度的差距,许多材质不好,不够均匀的炮管,就会在冷却时
因为热胀冷缩而在火炮身管产生裂痕。而身管出现裂痕的炮
管,自然就是废品了。
情况还不只如此,有些裂痕外表上是看不见的,而是
在管壁金属内部。所以当时造好的火炮,均需作第一次试放。
就是在炮管内填满火药但不装炮弹,释放一次,以管壁无裂
痕者为合格。如果管壁有内伤,这一放就会裂开来,可以立
刻淘汰了。
此外,在铸造超大口径炮尤其是数吨的要塞重炮炮时,
由於口径越大,则内外冷却速度差距就越大。因此在自然冷
却的时代,口径越大的炮铸造时的废品率也就越高,重量与
价格因此急剧飙升——不成正比,几乎是指数性上升。到了
一定程度以上,就是几乎百分之百的失败率了。因此当时很
少能够见到铁质的超大口径火炮,最大的也不过8英寸左右,
再大的火炮很难制造成功;铸造一百门大口径炮如果只有一
门能用,并不是说花费只是成功的单单这一门炮的材料价
格,而是一百门!
所以一门32磅或是42磅的重炮其价格甚至可以等同几
十门4--6磅野战炮的价格之和!当然几十门4--6磅炮攻城
时齐射数十次只能在城墙上留下一些浅坑而城墙无大损,但
一门32磅重炮几十发炮弹就可能彻底摧毁一段城墙(而且
这一点在海战时对付皮糙肉厚的战列舰尤为重要),所以一
门重炮的威力在诸如攻城拔寨时所产生的破坏力也远不是
几十门小炮可以比拟的(当然对付步兵群来讲,重炮的威力
反而不如小型的野战炮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重型火炮的
价格才居高不下。
而十九世纪美国罗德曼内模水冷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
题,可以保证内外管冷却速度相同,或者经过实验与调整,
将速度差异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下,如此身管就不会产生内伤
了。这一来立刻把废品率降低到个位数百分比,甚至降低到
零,从而使造一门炮的价格大幅下降。而炮本身也因为比较
结实没有暗伤,因此平均寿命提升五倍。因此就算这种技术
不能实际提升火炮射程威力等作战性能,光是看在他造成的
火炮成本大幅度降价,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技术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