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文字版).pptx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1环境工学基本知识§1-1 生物圈与生态平衡一、生物圈1.定义:地球表面全部有机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生存环境的总合称 为生物圈。2.范围:海平面以上约15公里; 海平面以下约11 物种:动物216万种;植物34万种;微生物43.分类:1)气圈:约10km 暖层(非常稀薄,基本与人类无关) 大 中层(非常稀薄,基本与人类无关) 气 平流层(臭氧含量非常高) 对流层(气流活动非常丰富)2)3)岩石圈二、生态系统1.定义: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依 赖制约并以某种方式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种生物 与环境的结合体称为生态系统2.组成 生产者:自养者,绿色植物、菌类 消费者:他养者,动物 分解者:还原者,微生物 非生命物质:各种无机物及自然因素 3.生态平衡Ⅰ定义: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在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的条件 下保持着自然的、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为生 态平衡。Ⅱ手段 正反馈:物种在无限制环境下连续以指数形式增长的本能。 负反馈:资源减少、疾病、天敌、环境恶化等限制物种发展。Ⅲ正、负反馈的调节三、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1.人类成为生态系统的主体2.是一个不独立、不完全的开放系统3.是一个极不稳定的环境系统 §1-2 环境及环境机能一、环境1.定义:某一主体周围对该主体有影响的自然因素的总合。2.分类 自然环境:客观生存基础 人工环境:物质环境(房屋、桥梁、道路、城市等) 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宗教、风俗等)二、环境的机能1.环境中的物质交换——分子扩散;紊流扩散2.环境中的能量传递3.环境的自净能力Ⅰ定义:借助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被污染的环境一定 程度上都有清除异物恢复原状的能力,称为环境的自净能力。Ⅱ 大气自净方式 紊流扩散 重力吸附作用 雨水冲刷 生物、化学作用Ⅲ 最大自净能力(环境负荷) 环境对异物的最大可容纳量Ⅳ 建筑实例§1-3 人类活动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一、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对气候的影响下垫面:天空大气面对的地表层,能对大气产生影响的表层。1.植林与伐林2.建造大型水库3.海洋石油污染二、改变了大气成分1.CO2 浓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2.化工业废气破坏臭氧层3.光化学污染严重4.人为尘埃增加三、人为释放热 §2-1 城市气候特点 1.空气污染严重、日照减弱 2.城市气温升高,形成“热岛”现象 3.市区风向不规则,风速减小,但时有强风 4.雾多、降水多,空气相对湿度小§2-2 城市热岛现象一、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内的气温比城市外高,且越接近市中心建筑稠密区温度越高,等温线图呈现岛性,称其为热岛 热岛强度△T=市区气温-郊区气温二、热岛的成因1.城市下垫面与郊区的巨大差异是形成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Ⅰ立体化下垫面曾大大增加了太阳辐射的接触次数Ⅱ城市建筑密度大,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散发Ⅲ城市中不透水面积大,植被水体少C.2城市热环境2.市区有大量的人为释放热3.市区上空的大气污染严重三、热岛的特征1.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越多,热岛现象越强。 △T=2.0lgN-4.06(℃)欧洲 △T=2.96lgN-6.41(℃)北美2.各地区各季节各时刻热岛强弱不同 Ⅰ冬季热岛效应较夏季强 Ⅱ纬度越高的地区热岛效应越强 Ⅲ夜间热岛效应较白天强3.存在“临界风速”§2-3 热岛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一、热岛对环境的影响1.在城乡之间形成热岛环流,加重空气污染 混合高度 Hmin = 50~500m2.增加城市降水量,降低城市空气湿度,城市极端天气增多3.酷热天气增多,减少城市霜、雪二、规划设计对策1.严格控制城市人口,控制城市规模:最佳城市规模 2.以交通站点为中心,城市均匀分布多个闹市中心,分散人流,减轻热岛 3.“大区大间距,小区小间距”的规划原则 减少太阳辐射吸收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加强绿化改善外部环境Ⅰ分散式绿化:减弱整个城市的热岛强度Ⅱ绿化带型:将热岛分割成小块,有效降低混合高度(宽约150m)Ⅲ结合建筑立体绿化 乔、灌、草合理结合 优先使用当地植物 绿化品种的选择与配置3.合理的建筑布局 Ⅰ合理预留风道 Ⅱ提高风道利用效率4.加强建筑节能,减少人为产热 Ⅰ市区保持充足的蒸发地面(湿地、绿地),严格控制人工铺装地面,或使用新型建材 Ⅱ优化建筑单体5.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Ⅰ建设原则:规划引领; 生态优先; 安全为重; 因地制宜; 统筹建设。Ⅱ建设途径: ① 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② 生态恢复和修复。 ③ 低影响开发。Ⅲ控制目标: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