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古诗文2.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pptx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古诗文2.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pptx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文言文阅读;1 鱼我所欲也 一、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2)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心 (5)贤者能勿丧耳:丧失;(6)蹴尔而与之:踩踏 (7)乞人不屑也: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8)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 (9)妻妾之奉:侍奉 (10)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 (11)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2.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3.一词多义 舍生而取义者也:名词,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动词,保全生命 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动词,采用 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为了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今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这件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动词,给;4.词类活用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名词作动词,合乎礼义 5.古今异义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能够用来 今义:能够 (2)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今义:豆类植物,有大豆、豌豆、蚕豆等。又指这些植物的种子;(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器具 (4)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益处 今义:增加;二、重点句子翻译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保全生命的,什么(手段)不用呢? 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但我)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通过某种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然而有人却不采用;通过某种手段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却不采用?;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踩踏着给他,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吗?这叫做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三?内容理解 1.段落大意 第1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并用道理进行论证?第2自然段:用事实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 第二层(3~4句):从反面举例,说明接受“万钟”是丧失人的本性?;2.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2.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3.用“/”划分朗读节奏。 (1)二 者 不 可 得 兼 (2)由 是 则 生 而 有 不 用 也 4.在文中孟子是怎样提出和论证他的主张的? 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5.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分析。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表明“生”与“义”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2 唐雎不辱使命 一、词语解释 1.重点词语 (1)唐雎不辱使命:辱没?辜负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3)大王加惠:施予恩惠 (4)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5)岂直五百里哉:哪里只是;(6)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 (7)布衣之怒:平民 (8)亦兔冠徒跣:赤脚 (9)以头抢地尔:碰,撞 (10)非士之怒也: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11)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 (12)挺剑而起:拔 (13)秦王色挠:面露胆怯之色 (14)寡人谕矣:明白,懂得;2.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

文档评论(0)

152****39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