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治疗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 概述 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出现的发热可能是严重潜在 性感染存在的唯一征象,因为炎症的症状和体征通常表现 得不再明显。所以医生必须清醒地知道,中性粒细胞减少 期间发热患者的感染危险、诊断方法和所需的抗菌治疗。 ■以发热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为表现的所有患者都应迅速无误 地接受针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病原菌的抗菌治疗 FN是义 发热:是指单次口温测定≥383°C,或≥380°℃持续超过1小 时。发热不由肿瘤本身、药物、输注血制品或移植物抗宿 主病等非感染性因素引起。 (腋温使用不令人满意,是因于其不能准确地反映核心体 温。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和直肠检 查),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进入周围黏膜和软组 织。) 粒减:要达到ANC500细胞/mm3,或1000细胞/mm3且 以后48小时预期ANC减少至500细胞mm3 病因 强烈化疗一中性粒细胞减少一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一并 发感染、菌血症一延长住院死亡。 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2000细胞mm3 Page 4 危险因素 患者的年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化疗强度、低基础血 象与FN的发生有关 ■白血病或淋巴瘤、高体温或低血压、伴随低 血象的静脉注射部位感染、器官功能紊乱等和FN的严重 医学并发症(包括菌血症和死亡)也有关联 多项研究证实化疗后早期淋巴细胞减少是发热性中性粒细 胞减少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化疗后第5天的淋巴细胞计数 ≤o.7×109/L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能较好地预测发热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 病原菌 常见革兰氏阳性病原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 肠球菌属,包括万古霉素耐药菌株 草绿色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常见革兰氏阴性病原菌 大肠杄菌 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枸橼酸杄菌属 不动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关于预防性用药:抗细菌治疗 当预计中性粒细胞下降持续时间延长时(ANC≤100细胞 mm3超过7天),预防性应用氟喹诺酮能取得最好的生存 优势。 对于预期中性粒细胞减少7天的低危患者,不推荐预防 性抗菌用药 关于预防性用药:抗真菌治疗 ■低危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危险低,因此不推荐常规应用经 验性抗真菌治疗 ■预期中性粒细胞减少7天的患者不推荐预防性抗真菌用药 抗念珠菌感染预防给药:推荐用于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危险高的 患者人群,例如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者、因急性白 血病接受密集缓解-诱导或解救-诱导化疗患者(A-Ⅰ)。氟康唑、 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米卡芬净和卡泊芬净都是可选 用药 2.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发生危险高的急性髓样白血病(AML)或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应考虑使用泊沙康唑作为 抗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预防用药。 Page 8 治疗 经验性用药 确定病原菌 35天后发热35后天持续 G-CSF的应 得到控制 发热 用 发热时的治疗 低危危性估产藏危 门诊患者 体内细藺负荷低 住院患者 口服给药瀚疗·0 单药、静脉蛤药-② 成人:环丙沙星+阿莫西林 头孢吡肟或碳青霉烯类 联合治疗、静脉给药 和或)克拉维酸钾 (厄他培南除外) 氨类糖苷类 糖肽和或)氨基糖苷类 头孢吡肟成抗假单胞菌 B-内酰胺酶/6内 头孢吡肟 酰胺酶抑制剂或碳青 或 莓烯类 抗假单胞菌β一内酰胺 (瓦他培南除外) 酶/6-内酰胺酶抑制剂」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