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市东城高三语文二模题及答案.docx

2018北京市东城高三语文二模题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东城区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 语 文 2018.5 本试卷共 10 页,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 8 题。 材料一 墨作为书写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殷商时代的甲 骨文就以石墨、朱砂填色。汉代纸料发明后,出现了一种以漆烟和松煤制成的丸状墨,这 是日后用墨的滥觞 .。 唐代是文化交流最广泛的朝代之一。唐末奚超避乱至歙州,见此地多松且质优,新安 江水质极佳,因此留在此地制墨。因墨的主产区为歙州,故得名“歙墨”。其后奚超之子 改进捣烟、和胶的方法,制成了“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 佳墨。制墨工艺的改进,让书写更加流利,也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宋室南渡后,宋墨的制作技艺臻 .于成熟。制墨业的繁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长年累 月取松烧烟,致使松树被砍伐殆 尽,新的制墨原料——桐油烟便应 运而生。第二,制墨从 . . 业人员众多,名家辈出。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他们在选料、配方、烧 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切磋 技艺,促进了制墨技艺的发展。创造“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喜欢墨又懂制墨,他亲自实 践,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苏轼、陆游、黄庭坚等文人都有过参与制墨的经历。宣和三年 1121 ),歙州改成徽州,“徽墨”之名正式诞生,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明代徽墨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先进的桐油烟与漆油的制墨方法被广泛应用。徽墨 普遍加入麝香、冰片、熊胆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的质地达到新的水平。竞争使徽墨在 工艺进步的同时也提升了造型设计能力和墨模的雕刻技术。徽墨呈现出艺术品的潜质,也 带动了从事艺术的文化人士投身工艺品创作的潮流。清代徽墨的发展虽不及明代的规模, 但陆续出现了曹素功、胡开文等制墨名家。这一时期徽墨出现了集锦种类的墨,墨雕题材 也更加丰富。墨雕题材多取自山川、建筑、风光、典籍、典故、儒家、道家、佛家等,少 则几锭为一套,多则几十锭为一套,徽墨成为多种文化元素的载体。 由于社会动荡,近代徽墨的发展一度停滞,直至解放后制墨业才重新焕发生机。随着 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徽墨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厚 重历史和传统艺术文化的徽墨也注意吸收时代元素,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在快速发展的时 代背景下,徽墨如同由传统文化之根生发的绿叶,它从传统文化中不断获得滋养,同时也 以自身的发展扩充着中国文化的根系。 (取材于项颂的文章)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 滥觞 :“觞”读作“ sh āng ” 意思是“酒杯” . B. 臻于:“臻”读作“ zhēn” 意思是“达到(美好的境地)” . C. 殆尽:“殆”读作“ dài” 意思是“危险” . D. 应运而生:“应”读作“ yìng” 意思 是“顺应” . 2. 下列关于徽墨发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徽墨的发展经历了石墨、汉代丸状墨、唐代歙墨三个阶段 唐墨以桐油烟为主要原料,墨色黑润,坚而有光,馨香浓郁 清代徽墨墨雕题材丰富,一块徽墨的装饰图案汇集多种文化元素 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徽墨坚持创新,不断充实中国文化的内涵 3.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 明代徽墨蓬勃发展原因的一项是( ...  3 分) A. 新原料的应用  B.  新工艺的使用 C. 雕刻技术的进步  D.  文化人士的呼吁 材料二 作为传统工艺制品,徽墨因其装饰图案文化内容丰富,兼具实用与欣赏功能。 徽学中的新安理学以“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精神成为徽州文化的思想基础,儒家的社会伦理纲常、个人忠孝节义则是徽州人处世安身的精神支柱。徽墨与徽州其他艺术一样具有象征性和教育性,即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对后世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说,“崇儒”文化意识是徽墨装饰选择刻画内容的动因所在。【甲】 徽墨装饰在构图、布局上吸收了徽州新安画派的绘画表现手法。新安画派的画家借徽州地缘地貌为蓝本,强调师法自然。徽墨墨面装饰格调与新安画派画风比较接近。 制墨行业以文人为主要消费者,从一定意义上决定徽墨图文装饰必然要迎合文人的喜好。明万历后,徽墨制造商更注重设计的文化与历史内涵,以迎合上层文人的审美趣味。徽墨中对于文人喜好的传统植物文化艺术符号的运用源自儒家的“比德”传统。【乙】 徽州重视教育的风气使徽州人具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对自然风光、人文景

文档评论(0)

156****6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