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13.020.01
Z 04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951—2019
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旁路治理技术规范
2019 - 09 - 23 发布 2019 - 12 - 23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T 95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1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春敏、杨逢乐、李金花、周保学、金竹静、吴为中、孔德平、田军、白晶、李佳钰、张先智、黄可。
I
DB53/T 951—2019
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旁路治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旁路污染治理工程的术语和定义、工艺要求、运行维护和管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的设计及其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 200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09 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 2014 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J/T 54 污水自然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DB53/T 306 高原湖泊区域人工湿地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旁路治理
充分利用河流两岸的有效空间,在河岸带旁或河道支沟中设置处理单元对河流低污染水进行处理,并将净化后的水再返回主河道的处理技术。
3.2
低污染水
水质污染物浓度高于入湖水体保护要求,低于不超过污染排放标准的污水。
3.3
土壤渗滤系统
以其独特的“砖砌”式内部空间结构,将系统分为混合模块层(mixture Layers, ML)和渗滤层(permeable layers, PL),构建系统内部 “好氧-厌氧” 的微环境,使得系统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在模块层增加固相碳源可以其强化脱氮效率。
3.4
碳源生物滤床
利用外加碳源调整污水碳氮比,强化反硝化脱氮的生物滤床。
3.5
前置库技术
在入湖河流的河口处,设置规模相对较小的库,将河道来水先蓄存在库内,通过生物作用和土壤的物理化学作用等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的技术。
1
DB53/T 951—2019
3.6
生物曝气滤池
由陶粒等颗粒填料及其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曝气系统和池体构成。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以及完成氨氮的硝化过程。
4 工艺要求
4.1
总体要求
4.1.1
旁路治理工程应在对河道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注重对水质监测的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制定
综合性的治理工程措施。
4.1.2
旁路治理工程选址应考虑地理位置、地形、自然水位等,宜利用地势高差,尽量减少动力成本,
宜设置在河流超标断面两侧或支流河内且靠近主河流入口处。
4.1.3
各处理构筑物造型应简洁美观,并应使构筑物群体的效果与周围环境协调。
4.1.4
旁路处理的工艺流程、竖向设计宜充分利用地形,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的要求。
4.2
设计水量与设计水质
4.2.1
当河流两岸空间有限时,设计水量不低于河流旱季流量。
4.2.2
当河流两岸空间充分时,设计水量旱季不低于河流旱季流量,雨季不低于全年雨季 80%的重现
期流量。
4.2.3
设计水质宜以低污染水的水质为主。
4.3
工艺流程
4.3.1
工艺设计应根据污染河水水量以及两岸的有效空间,确定处理工艺模式。
4.3.2
工艺模式一:工艺模式一流程见图 1。该模式宜设置在河流两岸空间有限的河段,流程选择应
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单元组合:当河水悬浮物浓度较高时,宜设置拦污池单元,当有机物浓度以及氨氮较高时,应设置曝气生物滤池完成有机物的降解以及氨氮的硝化过程,为进一步强化反硝化脱氮需要构建添加固相碳源的土壤渗滤系统或生物滤床单元。
来水
土壤渗滤系
出水
拦污池
曝气生物滤池
出水
碳源生物滤床
图1
工艺模式一流程图
4.3.3 工艺模式二:工艺模式二流程见图 2。该模式宜设置在河流两岸空间充分的河段。流程选择以塘+人工湿地为主要处理单元,当河水颗粒态污染物浓度高时,宜采用包括前置库在内的单元进行组合。
来水
出水
前置库
塘+人工湿地
图2 工艺模式二流程图
2
DB53/T 951—2019
4.3.4 工艺模式三:工艺模式三流程见图 3。该模式宜设置在支流河内且靠近主河流入口处,以处理支流河道内的污染水为主,流程为曝气+生物填料床+人工湿地单元的组合。
进水
出水
曝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1/T 2301-2014 辽宁省粉煤灰激发剂.pdf-2020-09-26-12-00-06-610.docx
- DB21T 2779-2017 公路机电工程质量鉴定实施细则.pdf-2020-09-26-12-00-08-018.docx
- DB22/T 2497-2016 充气式逃生滑梯设置技术规范(1).pdf-2020-09-26-12-00-15-109.docx
- DB22/T 2497-2016 充气式逃生滑梯设置技术规范.pdf-2020-09-26-12-00-18-135.docx
- DB37/T 3366-2018 山东省涉路工程技术规范.pdf-2020-09-26-12-01-36-081.docx
- DB37∕T 5015-2014 EPS模块工业建筑围护结构技术规程.pdf-2020-09-26-12-03-01-564.docx
- DB37∕T 5017-2014 燃气管道环压连接技术规程.pdf-2020-09-26-12-03-17-734.docx
- DB37∕T 5039-2015 城镇供水水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规程.pdf-2020-09-26-12-04-48-111.docx
- DB37∕T 5042-2015 城镇供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2020-09-26-12-05-21-601.docx
- DB37∕T 5045-2015 房屋建筑结构安全评估技术规程.pdf-2020-09-26-12-05-34-452.docx
- DB53_T 952-2019高原湖泊主要水生生物类群采样及观测技术规范.pdf-2020-09-26-12-17-05-784.docx
- DB54∕0015-2007 民用建筑采暖设计标准.pdf-2020-09-26-12-17-06-858.docx
- DB54∕0016-2007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df-2020-09-26-12-17-13-303.docx
- DB61/T 486-2010 降水自动观测站选址.pdf-2020-09-26-12-17-17-585.docx
- DB61/T 515-2011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检验规则.pdf-2020-09-26-12-17-35-802.docx
- DB61/T 531-2011 土工膜复合半圆排水管通用技术条件.pdf-2020-09-26-12-17-38-276.docx
- DB61/T 549-2012 公路隧道照明用LED灯具通用技术条件.pdf-2020-09-26-12-17-40-720.docx
- DB61/T 574-2013 油基钻井液性能要求及使用技术规程.pdf-2020-09-26-12-17-41-958.docx
- DB61/T 896-2013 公路桥梁支座安装及更换技术规程.pdf-2020-09-26-12-17-43-204.docx
- DB61/T 897-2013 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动态质量监控规范.pdf-2020-09-26-12-17-46-537.docx
最近下载
- Parker Lord公司《电池系统组件的绝缘防护技术评估白皮书》.pptx VIP
- 小型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ppt VIP
- 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 (3).ppt VIP
-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清单.xlsx VIP
- 2024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设计”赛项样题-第四套 .docx VIP
- 2025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信息科技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退工原因变更申请表 .pdf VIP
- DB15T+3686.3-2024物业管理服务规程 第3部分:秩序维护.pdf VIP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设计中职样题.docx VIP
- 大学生简历毕业生简历求职简历 (27).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