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讲义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的测量.docx

实验讲义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的测量.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实验--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电火花间隙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产生更强的电火花。 赫 兹的论文《紫外光对放电的影响》发表在 1887年《物理学年鉴》上。论文详细描述了他的 发现。赫兹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许多物理学家纷纷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用紫外光或波长更短的 X光照射一些金属,都观察到金属表面有电子逸出的现象, 称之为光 电效应。 对光电效应现象的研究, 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 促进了光量子理 论的建立和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现在光电效应以及根据光电效应制成的各种光电器件已被广 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研和国防等各领域。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认识; 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量普朗克常数以及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 【实验原理】 一、光电效应及其实验规律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 可以使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 光电效应,所产生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如图 431所示,入射光照射到阴极 K时,由光电效应产生的 光电子以某一初动能飞出, 光电子受电场力的作用向阳极 A迁移而构成光电流。 一定频率的 光照射阴极 K所得到的光电流I和两极间的电压 U的实验曲线如图所示。随着光电管两端 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 压。Im 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 压。 Im,当U Us时,光电流为零, Us称为反向遏止电 图431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 总结所有的实验结果,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可归纳为: 对于一种阴极材料,当照射光的频率确定时,饱和光电流 Im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 成正比。 11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PAGE 2 PAGE # (2) 反向遏止电压Us的物理含义是:当在光电管两端所加的反向电压为 Us时,则逸出 金属电极K后具有最大动能的电子也不能到达阳极 A,此时 1 2 eU S — mVmax ( 4?3?1) 2 实验得出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而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3) 光电效应存在一个阈频率 0,当入射光的频率 0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都没有 光电子产生。 (4) 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 只要照射光的频率大于 0, —经光线照射,立刻产生光电子, 响应时间为10 9s。 对于这些实验事实, 经典的波动理论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 按照电磁波理论, 电子从波 阵面连续地获得能量。获得能量的大小应当与照射光的强度有关,与照射的时间长短有关, 而与照射光的频率无关。因此对于任何频率的光,只要有足够的光强度或足够的照射时间, 总会发生光电效应。这些结论是与实验结果直接矛盾的。 二、爱因斯坦方程和密立根实验 1905年爱因斯坦受普朗克量子假设的启发,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即:一束光是一粒一 粒以光速C运动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为 E h (h为普朗克常数, 为光的频率)。当光子照射金属时,金属中的电子全部吸收光子的能量 h ,电子把光子 能量的一部分变成它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功 W,另一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动能,即: (432)1 (432) h - mVmax W 2 式中:h —普朗克常数,公认值为 10 34 J S 4.3.2)这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4.3.2) 式可见, 式可见,只有当 这就是说0是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小频率,显然它的值随金属种类不同而不(4.3.3)图 4.3.3h W时,才会有光电子发射,我们把W h记作0, 这就是说 0是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小频率,显然它的值随金属种类不同而不 (4.3.3) 图 4.3.3 频率。同,又称“红限” 频率。 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各条实验规 律。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由于与经典电磁理论抵触,一开始受到 怀疑和冷遇。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是 因为当时光电效应的实验精度不高,无法验证光电效应方程。密 立根从1904年开始光电效应实验,1912-1915年间,密立根对一 1 些金属进行测量,得出了光电子的最大动能 一mvlax和入射光频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PAGE PAGE # 率 之间的严格线性关系(图433),直线在横轴上的交点 0,说明照射光的频率小于 0时 不会有光电子发射。不同的金属其 0值不同,但所有的金属直线的斜率却是不变的。密立 根于1916年发表论文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并直接运用光电方法对普朗克常数 h 作了首次测量。 历经十年,密立根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两位物理大师因在光电效应等 方面的杰出贡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