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管理(可修改).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量成本管理 鉴定成本(Appraisal Cost) 外购原材料的检验费:为确定外购原材料的质量所支付的费用。 工序检验费: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产品进行的全部测试、抽样检验和其他检验所支付的费用。 成品检验费:在出厂前或售后对成品进行的全部检验或测试所支付的费用。 质量实验室的运行费: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阶段,实验室为检验材料的质量所支付的运行费用。 ..。.. * 质量成本管理 内部损失成本(Internal Failure) 不合格品损失费:由于产品达不到质量要求,某些产品无法使用或售出所造成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损失费用。 返修费:为修复不合格品并使之达到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 降级使用费:由于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质量等级而不得不折价销售所损失的费用。 重新试验费:在产品被返修后,对其进行检验和试验所支付的费用。 停工损失费:由于质量原因造成设备和人员的停工所损失的费用。 ..。.. * 质量成本管理 外部损失费(External Failure) 质量担保费;在质量担保期内,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用户要求退款、修理或换货所损失的费用。 退货损失费: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用户将产品退回到销售商所损失的费用。 诉讼费: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处理用户申诉所支付的费用。 折价损失费;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质量标准,折价销售所损失的费用。 ..。.. * 质量成本管理 资料来源:Adapted from J.M.Juran,Frank M.Gryna,Jr.,and R.S.Bingham,Jr.(eds.), Quality Control Hand book,4th ed.,New York:McGraw-Hill,1988. 因此,总质量成本可以被表达为下面各成本的和: 总质量成本:=(控制成本)+(损失成本)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量成本管理 一、质量成本的一般分析 质量成本主要是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缺陷成本和外部缺陷成本四种所构成。先面对这四种成本进行一些分析。 1、预防成本 2、鉴定成本 3、内部缺陷成本 4、外部缺陷成本 ..。.. * 质量成本管理 ? 1、预防成本 当産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预防成本通常是增加的。因爲提高産品或服务质量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努力和资金等的投入,这包括流程设计费用、産品设计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 ..。.. * 质量成本管理 2、鉴定成本 当産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鉴定成本通常会降低。质量鉴定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发现质量问题的所在,从而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质量能够持续得到改善,从而减少质量问题带来的成本。例如在日本企业中,每名员工都不放过任何一个已发现的质量问题,绝对不让有质量问题的加工零件进入生产线的下一工位。这种做法有利於企业迅速发现质量问题,并找到引起质量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是一种降低质量管理中鉴定成本的有效方法。 ..。.. * 质量成本管理 3、内部缺陷成本 当産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内部缺陷成本会降低。有很多预防措施可以用来减少不合格品的産生,从而也就降低了材料报废、再加工、延期交货、设备故障、库存积压等带来的成本。 ..。.. * 质量成本管理 4、外部缺陷成本 同内部缺陷成本一样,当産品或服务的质量及其可靠性提高时,外部缺陷成本会降低。质量及可靠性的提高,不仅会减少售後保修费用,保持市场份额,而且还会避免由於産品或服务质量低劣而导致的人身损害,环境污染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 * 质量成本管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预防措施上进行一定投入使质量得到提高,对於一个组织来说,是很有益的。当然,这也取决於管理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质量和可靠性上。 例如,如果公司希望通过更好的産品设计和流程设计来提高质量水平,而不是通过解决原有産品设计和流程设计中的质量问题来提高质量,则生産管理人员要做的主要工作则是在産品的质量、反应时间和灵活性等竞争因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