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发热患者的观察和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 型 稽留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在39-40℃以上,24小时波动小于1℃。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大于1℃。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 结核等 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高热期〈1天;无热期持续一天到数天。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 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至39℃以上再逐渐下降交替出现。布鲁菌病 消耗热:患者在一昼夜中体温有很大的变动,早晨体温接近正常或比正常体温低,下午或晚上发高烧,体温可达40℃以上。败血症;严重的肺结核 马鞍热:患者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登革热 回归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交替出现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体温曲线无规律。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 阿米巴 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热 型 * 药物热 致热药物: 较常见的有抗生素、磺胺类、异烟肼、丙基硫氧嘧啶、对氨水杨酸、苯妥英钠等 实际上,任何药物都可以引起发热,包括哪些曾长期使用或以前曾使用过而未出现过问题的药物。尤其常见的是,在使用β-内酰胺类似物引起药热后,换用其他β-内酰胺类制剂或其类似物,仍可持续发热 * 药物热 * * 药热的临床特征: 于用药后7~10天出现,短者仅48~72小时 起病常为原发疾病所致发热掩盖 热型无特殊 可伴有药物疹、关节肌肉疼痛等表现 病程后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轻到中度增多 一般停药后24~72小时热退,但退热时间与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有关 在严密观察下停药常常是鉴别药物热的常用而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对那些长期使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的病人。 ★ 发热的护理评估 4. 异常化验指标 血常规: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多数提示有细菌感染存在;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及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多数提示有病毒感染存在。 尿常规:尿中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甚至有管型,提示有泌尿系感染存在;尿中有酮体,提示患者存在脱水征象,且与患者的脱水程度成正比。 便常规:便中可见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多提示有细菌感染。 血生化:主要判断心脏、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情况及患者的营养状况等。 C反应蛋白(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生炎症,CRP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RP大都正常。 * 发热的护理评估 4. 异常化验指标 病原学检查:血培养、尿培养、痰培养、便培养、各种体液培养(如脑脊液、胸水、腹水)及各种病菌的核酸监测等,提示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同时进行药敏检测,为临床的合理抗生素使用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 如B超、CT、X线,协助病因诊断。 * 发热的护理 1. 高热寒战的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点观察体温变化 采取有效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方法,如用冰帽、冰袋冷敷等; 对高热、烦躁、四肢肢端灼热的患者可采用25%~50%的酒精擦浴; 对高热伴寒战、四肢肢端厥冷的患者可用32~35℃的温水擦浴; 冷(温)盐水灌肠适用于中毒性痢疾患者; 高热惊厥患者可遵医嘱采用冬眠疗法。 对于高热及其他降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使用冰毯。 * 发热的护理 1. 高热寒战的护理 降温时应注意 冷敷不应长时间在同一部位,最长不得超过30分钟,以防冻伤。 注意观察周围循环情况,出现脉搏细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时,禁用冷敷。 擦浴时禁忌擦拭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部;对全身发疹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忌擦浴降温。 应用冬眠疗法降温前,应先补充血容量。 * 发热的护理 1. 高热寒战的护理 降温时应注意 使用冰毯垫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动过缓)。冰毯上不覆盖任何隔热用物,以免影响效果。使用冰毯降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半小时测量一次。定时翻身擦背,以每小时翻身1次为宜,避免低温下皮肤受压,血液循环速度减慢,局部循环不良,产生压疮。 使用冰帽时,双耳及后颈部应垫上干毛巾或棉布,以免发生冻伤。清醒患者足部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度。 * 发热的护理 1. 高热寒战的护理 患者出现高热寒战时(体温≥38℃),应遵医嘱及早抽取血培养送检,并给予患者保暖。 心理护理 高热持续期,护士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