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皮尔斯B文本汉译本序.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夫皮尔斯 B 文本汉译本序 1《农夫皮尔斯》 B 文本汉译本序 沈弘 除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之外,兰格伦的宗教长诗《农夫皮尔斯》无疑是 英国中世纪文学中最著名和传播最广的一部作品。它产生于十四世纪后期这个危机 四伏的历史性转折时期。封建制度和西方教会分崩离析,政府与民众、贵族与平 民、教士与俗夫等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对峙日趋紧张,大规模农民起义和瘟疫流行的 阴影时刻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作为一个典型的中世纪虔诚教徒,诗人试图用宗教 来唤起良知,在社会道德和个人精神生活中兴起一场革命,由此来缓解尖锐的社会 矛盾,改造腐败的教会,并拯救没落的封建制度。他以犀利的讽刺性笔调揭示了十 四世纪英国社会的黑暗、丑恶和虚伪,促使读者对传统的伦理和宗教观念进行深刻 的反思和批判。在作品的艺术形式上,作者采用中世纪通行的象征讽喻手法和经院 学派所特有的晦涩求证,对基督教教义的基本观点及其整个思想发展过程进行了深 奥的探索,从而使这首长诗成为中世纪英国文学中最难破译的一部神秘作品及对人 类内心世界最复杂的一个内省分析。诗歌自始至终采用古拙的梦幻形式和讥诮的讽 喻笔调来表现严肃的时事政治和宗教主题,所以它所传递的信息往往不同凡响,令 人耳目一新。作者情有独钟地承袭源于古英语诗歌的头韵诗体裁,不仅发掘了被同 时代诗人乔叟、哥瓦等人所忽视的重大题材,而且还将当时仅局限于穷乡僻壤的本 土诗歌形式引入了以法国“优雅” (courtly) 尾韵诗体为时髦的中古英语诗歌的华 丽殿堂,使得《农夫皮尔斯》在许多其它传统头韵诗作品被遗忘的情况下仍然能一 枝独秀,永垂青史。 现存《农夫皮尔斯》的中古英语手抄本多达五十余种,而每一部手抄本之间的 内容都不尽相同。这是该作品的第一个谜。早期曾有人以为这些手抄本是出自不同 时期诗人笔下的作品。但自从英国学者斯基特于 1866年首次撰文论证这部中古英 语长诗是同一位诗人经过几十年的精心推敲,反复锤炼而成,具有 A B C等三种 不同的基本版本形式等重大疑难问题以来,西方学术界似乎已经对此达成了共识。 A文本据信成文于十四世纪六十年代,由序曲和十二个诗节所组成,共约 2,558 行,全诗没有结尾。作者于七十年代中对 A 文本进行了彻底的改写,在原来基础上 增加了八个诗节,近 3,800 行的篇幅。 B 文本中影射了 1376-9 年间的英国时事, 通篇充满着辛辣的社会批判。 1381 年英国农民起义的领袖约翰 ?鲍尔就曾凭借农夫 皮尔斯的人物形象,甚至直接引用 B 文本中的诗句,来表达要改革社会的梦想。其 后,作者又在八十年代中继续对 B文本作进一步修改,调整了全诗结构,补充了新 材料,并在文字上有大量增删。成文于 1387年之前的C文本包括序曲和二十二个 诗节,全文长达 7,338 行。诗人显然已经对农民起义的惨烈后果感到恐惧,因而在 改写C文本时采用了更为保守及温和的语调,对偏激的造反行为和激进的洛拉派颇 有微辞。然而无论C文本是否代表了作者的最后意图,评论家们几乎都一致同意 在三个不同版本形式中,B文本的文学和 思想价值最高。 罗伯特?克劳利于1550年首次用活字印刷的《农夫皮尔斯》正是用的 B文本。 由于这 1 本文曾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 1998年第 3期上。由本文作者所翻译的兰格 伦《农夫皮尔斯》B文本汉译文于1999年由北京的中国对外翻译公司出版。 2 关于《农夫皮尔斯》三个不同文本的形成及其价值的讨论,可参见施密特编 辑的《威廉?兰格伦:农夫皮尔斯的幻象,B文本足本》(伦敦:登特父子出版公司, 1978) ,第 xi-xii 页。 个原因,该文本中对中世纪教会腐败的尖锐批判为斯宾塞、马娄、莎士比亚、 弥尔顿等著名英国诗人所熟知,并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产生了直接和重 大的影响。相对而言,其它两个文本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要小得多。直到 1813 年,兰卡郡的教区牧师托马斯 ?惠特克才根据一个手抄本 (MS Hm 137)将 C 文本首次 付印。 1824年,理查德 ?普赖斯又在编辑托马斯 ?沃顿的《英国诗歌史》时首次发 现了该诗更早的原始文本的存在。于是斯基特才有可能在 1867年将A文本的手抄 本也付印出版。斯基特原在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教授数学,后应早期英语文本学会的 发起人弗涅瓦尔之邀而着手校勘编辑《农夫皮尔斯》。在他之前的校勘者都没有对 这部作品的不同文本进行过彻底而准确的对比研究,因而斯基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 要找到尽可能多的手抄本。为此,斯基特和弗涅瓦尔特地从第三诗节中挑选了一 段,将它分别寄送给牛津、剑桥和其它地方的图书馆长,请他们辨认所有载《农夫 皮尔斯》的手抄本。就这样在短期内筹集到了 29个手抄本。经过对这些手抄本的 平行对比研究,他发现这首诗有三种不同的基本形式,但都出自同一诗人之手,诗 歌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