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桑子范文及词牌词谱采桑子的词牌格律
标准体【采桑子】词牌格律
范词欣赏:标准体【采桑子】唐·冯延巳(44字六平韵)
上阕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第一【意群】,双平入韵)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第二【意群】,单平入韵)
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下阕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第三【意群】,双平入韵)
起来检点经游地,处处新愁。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第四【意群】,单平入韵)
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注:
1.标准体【采桑子】无统一【主韵律】,是【律词句】的双/单平混合入韵,呈现韵律的交错美。
2.上下阕第三句是【气群】促韵结构,虽然入韵,但逗号结尾;古人有用叠句。
3.特别注意,上下阕结句应该是“中仄平平仄仄平”的标准句型,单仄入韵。
4.标准平仄谱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比较原词谱: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例词:冯延巳《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韵)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韵)
起来检点经由地,处处新愁。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李词、朱词之添字,皆变体也。 按冯延巳词前段第一句“马嘶人语春风岸”,“马”字仄声,“人”字平声。第二句“芳草绵绵”,“芳”字平声。第三句“梦过金扉”,“梦”字仄声。结句“花谢窗前夜合枝”,“花”字平声。又“落尽灯花鸡未啼”,“鸡”字平声。后段第一句“起来捡点经游地”,“起”字、“捡”字俱仄声。第二句“处处新愁”,上“处”字仄声。第三句“不语含情”,“不”字仄声。结句“水调何人吹笛声”,“水”字仄声,“吹”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若两结句第三四字,例用平平,则不可移易也。 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
例词:李清照《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韵)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中仄平平(叠)中仄平平(读)中仄仄平平(韵)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中仄平平(韵)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
中仄平平(叠)中仄平平(读)中仄仄平平(韵)
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
【注】此词前后段第三句即叠上句,两结句较冯延巳词各添二字,或名《添字采桑子》。
双调,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例词:朱淑真《采桑子·王孙去后无芳草》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
王孙去后无芳草 ,绿遍香阶,尘满妆台。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粉面羞搽泪满腮,教我甚情怀。
仄平平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韵)
去时梅蕊全然少,等到花开,花已成梅。
平仄平平仄仄平(句)仄仄仄平平(韵)
梅子青青又带黄,兀自未归来。
【注】此词见《花草粹编》选本,皆集唐宋女郎诗句也。较和凝词,前后段各添五字一结句。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表示可平可仄。)
采桑子,词牌名。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参考资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