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第二节:疏散风热药 第六章:解表药.pptx

中药学 第二节:疏散风热药 第六章:解表药.pptx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学专业教学资源库第一章:驱虫药主讲教师:肇庆医专中医系学习指南掌握常用的解表药的功效、适应症、配伍应用以及使用注意熟悉相似药物的功效应用的异同点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麻 黄类 别植物原植物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药 材草质茎处方用名 麻黄,麻黄绒,炙麻黄绒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应用麻黄峻汗表实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1发汗解表——风寒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 风寒喘咳(三拗汤) 2宣肺平喘——喘咳实证 寒饮喘咳(小青龙汤) 肺热喘咳(麻杏石甘汤) 3利水消肿——水肿兼有表证(越婢加术汤) 4温经止痛——风湿痹痛,阴疽及痰核等用法用量 煎服,3-10g使用注意 表虚自汗慎用 阴虚盗汗慎用 虚喘慎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李佺) 对“夏不用麻黄”、“有汗不得用麻黄”之说,医界人士尽皆知之。千百年来,多有人以麻黄为发汗解表第一药,属发汗重剂,畏而不用,以求稳妥。个人的看法却有悖于先贤。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常规剂量的麻黄并不致汗,或仅致小汗。曾用于肺虚者患者,动辄汗出、喘咳,也未见大汗亡阴、亡阳之例。麻黄单用(不配伍其他发汗药物,不啜热粥),发汗力量缓和,有汗之人或夏月易汗之季用,亦无过汗之虞。 中药的应用,以复方配伍形式居多,单味药与复方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甚或完全不同。麻黄与桂枝并用,如麻黄汤,在桂枝通阳畅行营卫气血的基础上,其辛散宣透功效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发汗力量陡增,成为发汗解表峻剂;若无桂枝相辅,也无其他发汗药配合,如麻杏薏甘汤,则麻黄发汗力弱;若与石膏为伍,石膏之大寒可抑制麻黄温散之性,虽仍有宣肺透邪之效,却无发汗之力,故越婢汤用麻黄治风水汗出,麻杏石甘汤用麻黄治热壅汗出而喘。总之,麻黄用于无汗和有汗病证,其机要在于配伍 《黄河医话》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朱进忠) 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前所长,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老师说,诸家都云麻黄辛苦而温,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是发汗作用最强的一个药物。若与桂枝配伍则发汗的作用更强,虚人用之不慎,可使汗漏不止。然新陈不同。曾记得在北洋军阀混战初期,当时遇伤寒病,开麻黄汤后没有一例发汗者,初开麻黄6g,后开9g,最后开至18g,服法遵仲景法,一例也未发汗。反复诊治视均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或“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的典型证候,久久不得其解。及至到数个药铺一看,才稍有所悟。因地处雁北,麻黄满山遍野茫茫皆是,患者用药均用自采者,药铺所存者均为数年至十几年的陈货,陈久者辛温发散之功已减,甚至已消失殆尽,所以前列之麻黄均无发汗之功。乃嘱患者一律改为新鲜麻黄9g(干品),果然服后效如桴鼓,汗后病愈。自此以后,凡用麻黄汤、大青龙汤发汗解表者,一律应用麻黄采后1年之内者。 《黄河医话》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郝现军) 麻黄性辛主散,为发散风寒要药。笔者临床发现麻黄具有显著的补益作用,在大队补益剂中加小剂量麻黄(一般在10g以下),能助补益之力。麻黄系空心走表,能助黄芪、人参的补气温阳作用。凡辨证属气虚证而见面色恍白、气短乏力、气喘者,用人参、黄芪、山药配以小剂量麻黄取效更捷。小剂量麻黄同时具有升提助发中气作用,凡气虚下陷或久泻者,用补中益气汤配以少量麻黄,其升提作用更为明显。此外,麻黄还具有健胃作用,对脾胃虚寒者可在辨证方中加用麻黄。 郝现军,王冠发.临床用药心悟.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1):25桂 枝类 别 植物原植物 樟科植物肉桂药 材 嫩枝处方用名 桂枝,蜜桂枝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应用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表实无汗(麻黄汤)1. 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表虚有汗(桂枝汤) 风寒湿痹(桂枝附子汤) 2. 温经止痛——寒凝血滞诸痛证 胃寒腹痛(小建中汤) 血寒经闭,痛经(温经汤) 胸痹心痛(枳实薤白桂枝汤) 痰饮证(苓桂术甘汤) 3. 助阳化气——阳虚症 蓄水证(五苓散) 心悸,脉结代(炙甘草汤)用法用量 煎服,3-10g使用注意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忌用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麻黄与桂枝的功效比较 相同点不同点麻黄发汗解表辛散苦降,重在宣肺平喘,并能利水、通滞桂枝辛甘助阳,重在助阳化气,并能活血、通脉 ?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桂枝邹良材经验:阴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以阳行阴利小便。按阴阳互根的机制,阴虚患者可在养阴柔滋淡渗的基础上,略佐通阳药物,借助膀胱的气化作用达到“以阳行阴”的目的。主要药物为桂枝,用量在3g以内,加入煎剂中,正如近人曹炳章云:“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化阴滞而阳和。” 《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