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练习(含解析).docx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练习(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选择题 1.“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洋务运动的影响 C.戊戌变法的背景 D.公车上书的结果 2.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强学会成立 B.《时务报》创办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开始 3.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5.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  ) 6.中国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7.某班同学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以下材料,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主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901年(农历辛丑年)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8.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中没有涉及的是(  ) A.知识分子参与政事 B.发展实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解决土地问题 9.假如你是生活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一位民族企业家,你最赞同下列哪项变法诏令(  )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军队 10.光绪帝于1898年6月下令:“(从)下科开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以前)用四书文者,(今后)一律改试策论。”这体现了维新变法哪一方面内容(  ) A.开放言论 B.废除八股 C.训练新军 D.裁汰冗员 11.1898年,紫禁城内发生政变,慈禧太后再度出面执政,到处搜捕被视为乱党的改革者,原被裁撤的政府部门和各类官职也重新恢复,军政大权则由太后信任的权贵控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造成此事件发生的原因(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公车上书 12.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  ②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③创办《时务报》  ④光绪帝被囚禁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3.“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这是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叙述,他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B.皇帝没有实权 C.改革在地方执行难度过大 D.帝国主义强加给慈禧的压力 14.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材料二 (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才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 材料三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 (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景?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898年我国中文报刊统计 时间 报刊总数(种) 华人创办报刊数(种) 华人创办报刊数(种)比例 1895年 7 3 42% 1898年 47 39 83% 材料二 梁启超《变法通议》一书,犹如当头一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后,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仍然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胡适 (1)19世纪末,华人创办报刊数量增加得益于哪一历史运动的推动? (2)材料二表明,该历史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