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湍流与大气扩散课件:第5-7章.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式中,夜间和早晨大气处于强迫对流中。通过一套垂直黄色波浪线和蓝色符号 能改变强迫对流为自由对流,上述符号表征热力穿透高度。 在显示屏右上端显示的是地面热平衡方程各项的发展清理。各项通过颜色加以区分,旁边附了解释。注意,G0 、H0 和LE0 总和要等于驱动项(净辐射)。显示屏上有一个光亮点,它模拟太阳升上地平线以及白天在天空的演化过程,当然是按地方时。 若某层含有水汽,会有######显示在对应高度。若近地层含有水汽,则用=====符号表示。当选择了红外辐射传输选项,模式会将含有水汽的层结处理成黑块。 附录D将对模式结构及其操作更具体的解释。下面对前述三套资料的注解及部分结论作一些讨论。 (一)Oneil3.04d资料源于1952年8月在 观测获得。 观测始于早上4点钟,当时风速廓线呈现出一个低空急流,并有强夜间逆温。太阳升起,风温特征量经历一个典型的向自由对流转变的过程。在默认的递减条件下,热力上升至2km以上。 请注意夜间逆温如何在傍晚(日落前半小时成长。地面温度在日落时急剧下降。降低率从默认的1cm/s调到3cm/s,将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递减率的影响很容易觉察。注意,最初在2km以上存在的下沉逆温层迅速下降到1km。在这时,它还未因为热力穿透而破坏;而后者在傍晚将会产生一个更高的逆温层。还可以改变土壤湿度,看这些变化对最高温、最低温的影响。 (二)Giffrd.21d 关于低空急流的较经典的观测实验,观测中,晚上会有地面温度上升的阶段。 实验从地方时晚上9点开始,当时已存在一个强逆温。注意观察低空急流的发展和其下风切变的逐渐增长。在午夜,热通量向下传输非常强烈,地面温度有时出现增温。伴随下传热通量的动量通量向下传输,导致逆温层顶和最高风速出现高度也随之抬升。取不同的地转风速和纬度,不断运行模式。 同样要注意,在更高纬,低空急流在日落很久之前开始消失,表明它是一个惯性现象而不是对加热、冷却循环的简单响应。 (三)Bogusw.06d是根据法国区域的原始资料假想出来的。由于较好的资料常在反气旋天气状况下获得,而实际又没有充足的水分供应2km以下的层云、层积云。所以,人为的在输入数据的时增加了水汽资料。 云常在1~2km及较低的两层大气中形成,由于云盖的存在,太阳不断爬升,但很少辐射到达地面。这样,近地层逆温整天存在。每小时都有下沉干空气进入云层,云层保持不变。    对温度、露点廓线仔细研究会发现,夜间逆温层上存在一个混合层的线索:绝对递减率、云下干绝热、云中湿绝热,而露点递减率伴随一个云下常定混合率。这样,很清楚看到不稳定不是下层加热的结果,实际上它是云层上部红外辐射的冷却造成的。尽管层结下降加热云层,层结在缓慢冷却,云顶形成一个强逆温层。这种层云在欧洲、美国西部的冬天很普遍。关于层云有红外辐射引起,可以通过设定红外辐射等于零,来加以检验(证实)。(这个操作并不影响地面热平衡方程中红外辐射项,但它能防止辐射冷却影响近地层以上大气)。读者会看到,没有辐射冷却,层云将会在几小时内消失。     ? 7 Unconstrained Boundary Layers     无约束边界层(非均匀定常大气边界层) 7.1 Flow downwind of a change of roughness   粗糙度改变对下风风廓线的影响(非均匀大气边界层) 7.2 Non-stationary boundary layers      非平稳边界层(非定常大气边界层) 7.3 The surface heat balance equation      表面热平衡方程 7.4 Daytime conditions in the PBL      日间边界层 7.5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at night      夜间边界层 7.6 Model simulation of the PBL      边界层的模式模拟       第七章  非均匀定常大气边界层    实际大气中不可能存在均匀水平表面,也不可能存在稳定条件下的陆地满足我们所做的一些假定。然而,前述那些简化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大气的基本情况,要更深入的探讨大气实际状况就要求我们考察更复杂的系统。    非均匀表面适用于任何形状、范围的大气,而且,一旦结合时间变率,将变得非常复杂,以致于它的处理需要用三维时间积分模式,后者适用尺度范围更小,但其复杂性不亚于预报天气的全球环流模式。    这种模式在大型计算机出现后才变的可行。但它的应用仍受到闭合方法不确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