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鉴纪事本末” 纪事本末体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将记载的内容归纳为若干个历史事件,每个历史事件独立成篇,立以相应的标题,按时间顺序记其始末经过。袁枢一、作者简介及成书经过 袁枢(1131,宋高宗绍兴元年——1205,宋宁宗开禧元年) 字机仲 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1163年(宋孝宗隆兴元年) 试礼部词赋第一,中进士 出任温州判官 1171年(宋孝宗乾道七年) 为太学录 表奏“治国三论” “乾道七年(1171年),为礼部试官,就除太学录,轮对三疏,一论开言路,以养忠孝之气;二论规恢复,当图万全;三论士大夫多虚诞,侥荣利。张说自阁门以节钺签枢密,枢方于学省同僚共论之,上虽容纳而色不怡。” —— 《宋史·袁枢传》 (1173年),被贬为严州教授 “爱君忧国之心,愤世疾邪之志” 其后历任: 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 大理少卿 工部侍郎官兼国子祭酒 右文殿修撰 江陵知府…… 任太府丞时, 直言孝宗有宠任武士,厌薄儒生,猜疑大臣之心,想使近侍参与军国大事。 任大理寺少卿时 有通州民高氏因产业一案,交大理院审理。 殿中侍御史冷时光受贿包庇。 “临民则识治辨间,立朝则启沃忠谏,克尽乃职,为世师表。” ——《宋史》 任国史院编修期间 负责修《宋史》之列传部份 章惇章惇 “子厚为相,负国欺君。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 “无愧古良史” ——赵雄袁枢写作《通鉴纪事本末》的原因: 一是为了解决读《资治通鉴》的困难; “枢尝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 “乃自出新意,辑抄《通鉴》。” “区别门目,以类排纂。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二是为了给南宋统治者提供有关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 “资治”传统 “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 ——《宋史》 朱熹、吕祖谦——为其《通鉴纪事本末》写跋 杨万里——为其《通鉴纪事本末》写序 “今读袁子此书,如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未既而继之以叹且泣也。嗟乎!由周秦以来,曰诸侯,曰大盗,曰女主,曰外戚,曰宦官,曰权臣,曰夷狄,曰藩镇,国之病亦不一矣,而其源不一哉……得其病之之源,则得其医之方矣,此书是也。有国者不可以无此书,前有奸而不察,后有邪而不悟。学者不可以无此书,进有行而无征,退有蓄而无宗。” ——《通鉴纪事本末序》 朱熹被劾为伪学 闲居10年,致力著作 开禧元年(1205年)去世,享年75岁二、体例、内容及优缺点 1、内容、体例 袁枢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的重要史实,以事件为中心,按照《通鉴》原来的年次,分类编辑,抄上原文,把司马光的史论也抄上,每事标以醒目的题目。 《通鉴纪事本末》全书共42卷,把《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1362年的重要史实,归纳为239个专题,加上66条附录,共记载了305个历史事件,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所记239个专题,各叙述一件大事的始末经过,按时间顺序排列,成为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史书。 2、优点: 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把分散的史料进行集中整辑排比,克服了纪传体的重复、编年体的支离破碎的缺陷,使人们容易获得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 “每件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包括数千年事迹,经纬分明,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遂使纪传编年通为一贯,前古之所未见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49 章节体 “于吾侪之理想的新史最为相近。” ——梁启超 3、缺点 (1)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本书全部取材于《资治通鉴》,没有增补,连原文也无大的改动,因而基本上没有什么史料价值。 (2)其次,《通鉴纪事本末》记述的事与事之间没有联系,对于整个历史不能勾划出一个发展的线索,因此,它只能记述了“治乱兴衰”的现象。 (3)全书充满了袁枢的正统思想和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具有明显的敌视农民起义和大汉族主义的思想。 封建王朝对领国的战争、汉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战争——“讨”、“平”; 农民起义——为“乱”、“叛”(如“黄巾之乱”); “祖逖北伐” “宋明帝北伐” “石勒寇河朔” “赵魏乱中原” 以“时”为中心的编年体; 以“人”为中心的纪传体; 以“事”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 “因事命篇,不为常格,……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决断去取,体圆用神,……故曰:‘神奇化臭腐,而臭腐复化为神奇’。” ——章学诚 “纪事本末体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地位,只是增添了一种便于记忆和检索、对初学历史的更为合适的体例,而不能取代原有的利于广泛保存史料的各种体例。” ——张舜徽(《中国史学名著题解》)三、版本及仿作、续作

文档评论(0)

zhil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