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箕帐混合纹 内部花纹由一箕一帐两种体系的纹线组上、下并列而成的花纹。通常是俯头箕在上,帐形体系在下构成。 杂形纹 指内部花纹形态杂乱而不能归入弓、箕、斗,也不能归入上述混合纹中去的花纹。 杂形纹 四、 手掌分区 横界 纵界 1、指根区 2、内侧区 3、外侧区 1 1、食指根部的纹线流向 食指根部横行弧线呈倾斜状,三角纹线的下支线斜行流向小指根一侧,经掌心流向外侧区,有的在外侧区中部弯转返回形成某种纹型。 2、桡侧区(内侧区) (1) 内侧区乳突纹线流向 桡侧区乳突纹线起源于拇食指间和拇指根部,亦称虎口部位,沿着第三屈肌褶纹的弧度经掌心流向腕部,纹线多以较大的弧形线(大圆弧线)组成,弧形线凸向掌心,但越靠近拇指根部纹线就越趋向斜直状态。 桡侧区纹线一般形态 腕部三角 位于手掌的外侧下区中央附近,由内侧大圆弧线、外侧扫帚(zhou)纹、腕部弧形线和汇合而成。 尺侧区纹线 一般形态 腕部三角位置 五、指纹特征(一)指纹的一般特征1、指纹类型(花纹结构类型),一般形态;残缺手印的局部乳突线组合形态;(手位、指别、部位。)2、三角的数量、位置和结构类型; 三角点至中心点之间的纹线数量; 三角上、下行线构成的图型;三角追迹线终点位置及与三角点之间的线数; 3、屈肌褶纹的位置、长短、宽窄和结构类型; 4、皱纹的位置、数量、相互间的距离; 5、乳突线宽度、密度和光滑程度。 组合特征作为种类特征 (二)手印的形态和大小 1、拇指印:面积较大。正面印痕呈上窄下宽、上尖下圆的圆锥形,花纹中心多位于印痕的中下部位,指尖纹线及三角离花纹中心相对较远;侧面印痕多呈上窄下宽、上尖下圆、一边斜直的大半圆锥形,半圆锥下区宽大、凸出明显。(正面:1厘米,20根以上;侧面:中心至左或右1.5厘米.) 2、食指印:面积居中。其下面印痕呈上部尖圆、内上侧偏缺的偏顶(俗称弧突缺损)不规则矩形,花纹中心多位于印痕的内上区,指尖纹线距中心较近;侧面印痕呈尖圆顶斜条形。 3、中指印:面积与食指印相近。其正面印痕呈上圆下方的不规则矩形(印痕常较长),有时亦出现内上侧偏缺,指尖纹线距中心较近。很少出现侧面印痕。 4、环指印:面积同上。正面印痕多呈上宽下窄的大头长圆形(头部多倾向内侧,指尖纹线距中心比食、中指远)。极少出现侧面印痕。 5、小指印:面积最小。正面印痕呈上部尖圆(偏向内侧)的斜条形,花纹中心多偏向内侧。 (三)指纹的细节特征(个别特征)1、乳突纹线的纹线细节常见宏观细节特征: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少见宏观细节特征:小点、小棒、小眼、小钩、小桥;罕见宏观细节特征:交错、错位、断头、线节、线点等。宏观纹线细节的数目、形状、大小、方向、位置;2、微观细节(乳突线边沿和汗孔印痕在显微镜下呈现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微观细节的出现部位、数目、形状、大小和方向。3、屈肌褶纹、皱纹的数目、分枝数目、大小和与主线构成的角度,组成的网络图形。4、脱皮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其他特征:伤疤。伤疤的位置、形状、大小和方向。茧疤(指掌面局部皮肤长期摩擦形成的瘢块)。位置、形状、大小。 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 每条乳突纹线的长度、方向、角度的不同使乳突线自身的起始、终止、位置构成多样性,多条乳突纹线的分岐、结合及多种复合形态是乳突花纹的细节特征点。 乳突纹线细节特征点纹线细节:乳突纹线的局部形态和细微结构。 特征点的本质就是无论他是何种线形,它都以端点和交点的形式出现,显示了乳突线各种细节准确的位置,能较好的衡量乳突线细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进行手印鉴定的重要依据。 九种细节特征: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棒、小点、小勾、小眼、小桥。 (四)寻找和确定特征的具体方法 1、从点到面,逐步扩展的方法 点:手印中某个明确区域的一个明显、稳定的特征,如中心花纹、三角、屈肌褶纹、伤疤、掌部特殊花纹的顶点等处的特征即可作为一个点来看待。 面:点确定后,从该点向上下左右方向依次扩展寻找特征。 目的:以便于在样本手印中寻找相对应特征时位置明确,加快特征确定和比对的速度。 **有明显的种类特征时用此方法。 2、先易后难法 易:从手印清晰部位(尽量位置明确)寻 找明显可靠的特征作为出发点。 难:从此特征点开始向四周、向模糊的部 位扩展寻找特征。 目的:对于部分清晰、部分模糊的手印, 有时清晰部位的特征从质和量上就达到了 检验鉴定的条件,则不必再向模糊部位扩 展寻找特征。 **部分清晰、部分模糊的手印用此法。 3、先重点后一般的方法 重点:即稀有、少见、质量高,或组合关 系的特征作为寻找确定特征的起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