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鲎4.5亿年,在餐桌上挣扎濒临灭绝.docxVIP

中华鲎4.5亿年,在餐桌上挣扎濒临灭绝.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鲎4.5亿年,在餐桌上挣扎濒临灭绝 鲎(hòu),一种在地球上生存了4.5亿年的动物,正在慢慢消失。 鲎是一种海生节肢动物,看到它就让我想起了电视剧里的尸蟞,圆盘状,扁扁的,身体上覆盖着坚硬的外壳,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外形和虾蟹都有些像,如同马蹄一样,因此人称“马蹄蟹”; 沿海地区也会将这种生物成为“两公婆”,成年的鲎都是成对出现,而且总是雌鲎驮着雄鲎四处活动。 鲎,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比恐龙还要早,而且在这几亿年的时间中,外形几乎没有变化,因此也有“活化石”的称号。 全世界只有四种鲎:中国鲎、美洲鲎、马来鲎和圆尾鲎。 经历时间的沉淀,仍能幸存下来,可见鲎有它不同常人之处。 不幸的是,尽管再顽强,如今,这种生物,也遭遇了物种危机。 独特的“蓝色血液” 每年的春天,成千上万只鲎都会从深海游到潮间带的沙滩上产卵,雄性趴在雌性背上,雌性负责刨坑产卵,一次产卵200-300个,雄性负责受精。 这样聚众繁殖的机会,饥饿的鸟类是不会放过的,它们会以卵为食养活自己,而有的制药公司也同样会利用这个机会,获取医学重要资源。 鲎能和制药公司扯上关系,完全是因为它那淡蓝色的血液。 和我们的血液不同,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呈蓝色,比较淡,若仔细看,还有些偏灰。 在1955年,研究人员庞博士发现,鲎有一种免疫机制,当机体受伤,血液会快速凝固,防止细菌感染。 由此延伸,科学家发现,鲎血液中含有特殊的细胞,能够检测出细菌,也能检测出细菌产生的内毒素。 利用这个机制,科学家从蓝色的血液中,提取并研制出了“鲎试剂”,一种可以快速检测人体是否感染细菌的医学手段。 由于鲎试剂使用更方便,更灵敏,误差也更小,时间也更快速,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可以说,鲎试剂对医学的贡献非常大,在确保注射、静脉滴注和任何植入人体的医疗设备安全方面,鲎功不可没。 药物需求,导致数量大减 鲎试剂被认可后,由于市场对这种试剂的需求,加上缺乏更好的替代品,使鲎的血液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液体之一,标价甚至为每加仑(4.55升)6万美元。 每年春天,鲎聚众繁殖的季节,美国大西洋海滩上,制药公司就会抓捕几万只美洲鲎到实验室抽血,抽完后放生。 制药公司声称,抽血放生后的鲎的死亡率只有3%,一开始,这样的方式被大众所认可,而且当时鲎数量也比较多,人们也没有太多关注。 渐渐地,情况开始恶化了。 每年到沙滩产卵的鲎数量越来越少,而且在2010年,研究人员发现,被抽血的鲎死亡率并没有制药公司说得那么低,事实上,死亡率已经达到了30%,是制药公司对外声称3%的10倍。 在我们国家,鲎的情况也不乐观,在2019年,中华鲎已经被列为濒危物种。 中华鲎遍布东南亚,但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的水域,特别是广西南部沿海地区。 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也开始生产自己的鲎试剂。 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华鲎的数量也在不断下降。 根据2015年的研究表明,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广西沿海地区有60万到70万对;到2010年,只有30万对,到2019年,预估鲎只有4万对。 虽然,对于血液的采集,从1991年开始,就有严格的规定的,相关单位必须有许可证,国家也有严格把控,但仍有灰色地带。 很多不法公司会从没有执照的渔民那里非法购买中华鲎,然后将血液抽干,把肉卖给餐馆,壳卖给了一些甲壳素加工厂。 在过去的30年,中华鲎的数量明显缩小。 沿海地区的人,可能深有感触,以前在广西沿海一带随处可见,在没有进行保护之前,很多人甚至吃过鲎,而现在,浙江沿海的渔民表示,已经有十多年没见过鲎了,在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只是偶尔见到。 活化石在餐桌上挣扎 值得注意的是,美洲鲎属于易危物种,而中华鲎属于濒危物种,是因为,在中国,鲎血的医学需求并不是中华鲎数量减少的唯一原因。 这种长相奇特的生物,是很多追求创新的食客追捧的食物。 而中华鲎之所以在餐桌上流行起来,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稀有;另一个是被认为有其他疗效。 物以稀为贵,越稀有的东西,越逃不脱人类的狂热,很多消费者甚至认为中华鲎的肉,有帮助退烧等医疗功能,吃也就成了一种主流。 但事实上,这些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相反,科学家认为,鲎的肉并不安全的。 首先,鲎体内含有致敏性物质,有的人吃了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候会导致死亡; 其次,嘌呤类物质含量比较高,容易导致痛风; 再者,鲎的血含有重金属铜,虽然含量不高,但是重金属摄入后会在体内沉淀下来,累计到一定的量,会导致器官衰竭。 最重要的是,中华鲎是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区重点保护动物,不允许非法捕杀买卖。 最后 为了保护这种动物,人们也正在努力着,但效果并不是很好。 人们已经开发出了替代鲎试剂的药物,也有很多公司开始使用替代药物,但相关组织认为替代药物的安全性并未得到证实,因此无法做到完全替代。 采取繁殖圈养计划,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只刚孵化的鲎被放生,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uckyh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