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讲导学 除了常见的层理、层面构造以外,碎屑岩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构造,如同生变形构造、暴露成因构造、化学成因构造、生物成因构造等等。这些构造类型特征明显,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指示沉积环境的作用。 碎屑岩的颜色也是碎屑岩肉眼观察最直接的特征标志之一,其中的原生色也具有较好的指示环境的意义。这一讲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碎屑岩的其他的构造类型和颜色,了解他们的识别标志的环境意义。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三、同生变形构造 同生变形构造 也称变形构造,是沉积物沉积的同时或在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还处于富含孔隙水的塑性状态下发生的变形所形成的构造。 (一) 重荷模和火焰状构造(负载构造) (二) 球枕状构造 (三) 包卷层理 (四) 滑塌构造 (五) 砂岩岩墙和岩床 (六) 泄水构造(碟状构造)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一)重荷模(load cast)和火焰状构造 重荷模/负载构造/重荷构造 覆盖在泥质岩之上的砂岩底面上的不规则瘤状突起 上覆砂质物陷入下伏泥质层→瘤状突起(负载囊)→负载构造 泥质挤入上覆砂质层→舌形or火焰形→火焰状构造 火焰状构造 负载囊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重荷构造 火焰状构造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重荷模 槽模 重荷模同槽模的区别 形状极不规则;缺少对称性和方向性。 共同点:在浊积岩中保存良好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二)球枕构造 1.定义 砂岩层断开并向下陷入泥岩中形成的许多不均匀排列的椭球体或枕状体。 2.出现环境 不限于何种环境 间接表明快速沉积作用 重荷模 球枕构造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三)包卷层理 包卷层理/卷曲层理/旋卷层理/揉皱层理/扭曲层理 1.定义 层内的层理揉皱现象,由连续的开阔“向斜”和紧密的“背斜”组成。 2.特点 只限于一个层内连续分布;从不发生断裂和角砾化现象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3.成因 液化沉积层中的横向流动,造成细层扭曲 ★★★ 沉积物中孔隙水泄水作用 ★ 4.出现环境 浊流沉积中较常见;潮间滩地与河流环境中的泛滥平原及砂坝中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四)滑塌构造(slump structure) 1.定义 未固结软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和位移而形成的变形构造的总称。 包括不规则的扭曲层理。 2.特点 沉积层变形、揉皱、断裂、角砾岩化及岩性混杂。 局限在一定的层位内,顶部常遭冲刷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3.出现环境 一般伴随快速沉积而产生,是水下滑坡的良好标志。 三角洲前缘; 海底峡谷前缘; 浊流、潮汐、曲流砂坝等。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五)泄水构造(water escape structure) 1.定义 迅速堆积的松散沉积物中孔隙水向上泄出引起颗粒重排而形成的变形构造。 2.类型 A.碟状构造和柱状构造 B.沙火山、泥火山 C.砂岩岩脉 3.成因和环境 迅速沉积和较强振动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四、暴露成因构造 定义 沉积物(岩)中有些层面构造是因沉积物露出水面(或在水面附近)处在大气中,表面逐渐干涸收缩或受到撞击而成的,称为暴露成因构造。 类型 如干裂、雨痕、泡沫痕……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干裂(泥裂) 定义 沉积物露出水面时因曝晒、 干涸所发生的收缩裂缝。 特征 平面呈网格状龟裂纹; 断裂面常呈“V”形; 指示地层顶底 出现环境 泥岩(粘土岩)和碳酸盐岩中。 海/湖滨岸、干涸池塘、废弃河道、泛滥平原、潮间带。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五、化学成因构造 定义 成岩过程中和成岩作用以后由化学作用所形成的构造。 成因 化学沉淀和溶解两种作用的结果 类型 晶体印痕 结核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一)晶体印痕 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松软沉积物表面可形成盐类和冰等物质的结晶体。这些晶体后来由于溶解、融化而消失,从而在层面上留下晶体印痕。这些晶体也可被其它物质交代,或晶痕为其它沉积物充填,从而形成晶体假象(假晶)。 赋存岩石 泥质沉积物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二)结核 定义 是岩石中自生矿物的集合体。这种矿物集合体在成分结构、颜色等方面与围岩有明显的不同。 特征 球状、椭球状、不规则的团块状,几mm到几十cm。 赋存岩类 泥质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及煤系地层—孤立/串珠状 第一节 碎屑岩构造 成因 未固结岩石中的呈溶液状态的分散物质,重新分配和集中并逐渐增长而成。 类型 按形成阶段: 同生结核 成岩结核 后生结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部分真题(A类).pdf VIP
- 校园消防安全台账范本.docx
- 2024版加油站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样本.doc VIP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科利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PC工法桩专项施工方案 .doc
-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pdf VIP
- JT_T 410-2022CN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识.pdf
- 标准图集-22TJ310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系列产品-下册.pdf VIP
- 汽车基础知识在线试题答案2.pdf VIP
- 地质勘查坑探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