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人教育孩子的书籍有哪些.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 页 / 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古人教育孩子的书籍有哪些 教育孩子,是当今父母的头等大事,也是最为头痛的难事。我们能不能从古人书籍中,得到有益于当今的启示呢。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古人教育孩子的书籍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古人教育孩子的书籍 01.《笠翁对韵》:易于记诵 明末清初李渔编写。 笠翁是李渔的号,书的编排方式和《声律启蒙》相同。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是教儿童如何写诗、作对子的。 02.《幼学琼林》:读书阶梯 明末程登吉编写,后人又进行了增补。 全书用骈体文写成,非常便于诵读、记忆,内容主要是介绍成语典故,非常广博,所以有这样一句话: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书中有许多格言警句,至今仍然传诵不绝。 03.《增广贤文》:世态人情 编写于明代,清周希陶又进行了重新编订。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包,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是核心还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04.《龙文鞭影》:典故大全 明萧良编写,杨臣诤增补修订。 全书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 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轶闻趣事。 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05.《名物蒙求》:常识教育 宋方逢辰编写。 《名物蒙求》是用来给儿童初学识字及掌握一般常识的读物,用四字的句式编写出一些基本的自然知识与当时的日常社会知识。 在自然方面讲述了天地、四时、风云、动植物、器具、田园、房舍等,可以使儿童认识事物和理解一些自然现象,有其一定的科学教育意义。 关于古人教育孩子的名言 ● 《示宪儿》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 ● 《治家格言》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 《吴氏家训》 士為民首,读书最高。 ● 《顏氏家训》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 《於氏家训》 我愿子弟小心敬畏,虽进学,与平人无异,埋头读书。 ● 《童蒙须知》 餘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聪训斋语》 读书作文须凝神静气,目光迥然多读文而不熟,如将不练之兵,临时全不得用,徒疲精劳神,与操空拳者无异。 ● 《家训 諭儿》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 ● 《家范 学规》 凡与此学者,以讲求经旨、明理躬行為本。 ● 《孝友堂家训》 古人读书,取科第犹第二事,全為明道理、做好人。 ● 《安得长者言》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古人教育孩子读书的方法 教育儿女读书,是当今父母的头等大事,也是最为头痛的难事。有的父母方法多,很灵活,又能激起儿女读书的浓厚兴趣;有的则不然,对儿女训斥了一次又一次,就是儿女的抵触情绪特别大,效果不好。我们能不能从古人教育儿女读书的家训中,得到有益于当今的启示呢。 孔子被称为至圣,是万世师表,也是教育子女的榜样。孔子的学生陈亢,怀疑孔子对自己的儿子伯鱼有特殊的教育。一天他问伯鱼:夫子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教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啊。只是有一天我从前庭走过,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回答说,没有啦。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就学了诗。还有一次,父亲又问,学了礼吗?我回答说,没有啦。父亲又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就学了礼。孔子教育学生,就是以《诗》、《书》、《礼》、《乐》为教材。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与伯鱼的说法一致。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儿子并没有特殊教育。但紧紧抓住《诗》与《礼》的学习,可谓方向对头,突出了重点。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孔子抓对了!《诗》,就是《诗经》,除它的文学意义外,还可以用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孔子讲《诗经》,是把它政治化了的,就包含了思想教育。完全可以把《诗经》作为综合科目来教授。后来用于初级教育的有《千家诗》,是唐宋诗歌精品的选集。它们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诗歌是情感非常浓烈的文学作品,对小孩的情感沐浴有明显的效果,对小孩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缺乏情感上的教育。诗歌

文档评论(0)

zdq0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