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人教育孩子的故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 页 / 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古人教育孩子的故事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古人教育子女要修身明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希望对你有帮助 :欧母画荻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成就,与他母亲是分不开的。在欧阳修很小的时候她母亲郑氏就开始给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道理。她教导孩子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欧阳修稍大些以后,郑氏就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读书的兴趣。 到了欧阳修上学的年龄,由于家里穷,买不起纸笔,郑氏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所以欧阳修的笔风及文采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就是欧母画荻的典故。 :断机教子 孟子年少时不认真学习,有时还会逃课出去玩,有一次孟子逃课回家,母亲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课,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孟子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跪在地上请教母亲。孟母教训儿子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割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一直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恍然大悟。从此以后专心读书,成为一代圣贤! :诸葛亮教子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一生为国为民,克己奉公,为后人树立了楷模。他教育子女要有远大的志向,五十四岁时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著名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他对子女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告诫子女想要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首先要静心静思,不断修身和自省;要自我约束,不放纵自己,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节操。不做到淡泊功名就不能有明确坚定的志向;不做到清心寡欲和心灵的洁净就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实现理想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只有静心、刻苦才能学到真知,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不能成功。诸葛亮对子女寄予着厚望,他的子女后来都淡泊名利,忠心报国,为国家社稷做出贡献,这正是宁静、致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寇母教子修身为万民 北宋寇准自幼丧父,家境清贫,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材。后来寇准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达家乡,而此时,寇准的母亲正身患重病,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家人刘妈说: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就把这幅画给他! 后来,寇准做了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寇母的画交给他。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幅上面写着一首诗: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这赫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寿筵。此后洁身爱民,秉公无私,成为宋朝有名的贤相。

文档评论(0)

zdq0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