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第9章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ppt

《石油地质学》第9章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油气储集层 (三)、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 1、储集空间类型多 与砂岩储集层相比较,孔洞缝形成复杂而且类型多。 (1)孔隙 A、原生孔隙 a、粒间 b、粒内 c、遮蔽孔 d、生物骨架孔 B、次生孔隙 a、粒间溶孔 b、粒内溶孔 c、白云化晶间孔 d、重结晶晶间孔 (2)裂缝 A、成岩裂缝 B、构造裂缝 C、风化裂缝 2、成岩次生变化大 3、孔洞缝在纵横向上具有突变性 在纵向上:没有固定的产层层位。 在横向上:高产井、低产井、干井交叉出现,井间干扰十分明显。 第二节 油气储集层 ? 砂 岩 碳 酸 盐 岩 原始沉积孔隙度 一般:25-40% 一般:40-70% 最终孔隙度 多为原始的一半,储层:12-30 可保存原始的很小部分,储层:5-15 原始孔隙类型 几乎全为粒间孔 粒间孔较多但其它孔也重要 最终孔隙类型 几乎全为粒间孔 原始孔:0-1/4,溶洞、裂缝发育 孔隙大小 与颗粒大小及分选密切相关 粒径及分选影响不大,次生影响大 孔隙形状 主要决定于颗粒形状 次生影响极大 孔隙度与渗透率 相关性较好 相关性很差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一般 非均质性极强 (四)、碳酸盐岩的孔隙 1、孔隙成因类型及特征 1).原生孔隙 (1)粒间孔;(2)粒内孔;(3)生物骨架孔;(4)晶间孔。 2).次生孔 (1)粒内溶孔;(2)粒间溶孔;(3)其它溶孔溶洞。 2、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1).原生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浅水、高能沉积环境结构较粗,原生孔发育。相反则差。 2).溶蚀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 (1)岩石溶解度 (2)地下水的溶解能力(CO2含量高者溶解能力强) (3)地貌、气候、构造因素的影响 3).白云岩化作用 重结晶作用 形成晶间孔 第二节 油气储集层 第二节 油气储集层 (五)、碳酸盐岩的裂缝 一)碳酸盐岩的裂缝类型 1.成岩缝; 2.构造缝; 3.溶蚀洞缝; 4.压溶裂缝。 二)碳酸盐岩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1.岩性因素(脆性) (1)岩石成分:脆性由大到小: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石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 (2)岩石结构:质纯粒粗的碳酸盐岩脆性大,易产生裂缝。 (3)厚度及组合:厚度小裂缝发育,薄互层也易产生裂缝。厚层碳酸盐岩缝少但缝大 。 2.构造因素 (1)局部构造上裂缝的分布 (2)向斜地带裂缝的分布 (3)断层带裂缝的分布 四川局总结出了构造裂缝油气田裂缝分布规律:“一占三沿”的钻井方案: 占高点 沿长轴 沿扭曲 沿断裂 第二节 油气储集层 (六)、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 (一)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 岩性: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灰岩,礁灰岩 裂缝和溶蚀孔洞不占主导地位,原生孔为主。 沙特:加瓦尔(Q可:107亿,世界第一)砂屑灰岩,钙藻、有孔虫,φ—21%,K—4000。 川中J2大安寨,介壳灰岩 (二)裂缝型碳酸盐岩储集层 裂缝发育,主要渗滤通道。 伊朗:加奇沙兰(阿斯马利灰岩,单井日产1..3万吨)。 四川:川南 T 、P 灰岩—低孔低渗 (三)溶蚀型碳酸盐岩储集层 常分布在不整合及大断裂附近,地下水渗透淋滤。放空,井喷。 任丘:1000t/d (四)复合型碳酸盐岩储集层 裂缝—孔隙型储层:裂缝成组, 张开缝为主。 裂缝—洞隙型(缝洞型) P Tc1 第二节 油气储集层 五、火山岩储集层 (一)火山岩储集层岩性 1.火山喷发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连通孔隙不发育 2.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火山凝灰岩、集块岩—具一定原生孔和裂缝 (二)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 1.孔隙 (1)原生孔隙:气孔、粒(砾)间孔 (2)次生孔隙:溶蚀孔、晶间孔 2.裂缝:构造缝、风化缝、成岩缝(收缩碎裂缝) (三)油田实例 (1)新疆:最多,克拉玛依 石炭系 3个 (2)内蒙、辽河、胜利 (3)国外:美、苏、南美、利比亚、日本、印尼…、 油藏特点:油井产量高,产量下降快,见水,水淹快—裂缝渗流 第二节 油气储集层 六、结晶岩储集层 基岩风化壳、潜山、构造破碎带 辽河:东胜堡,太古界鞍山群浅粒岩。 胜利:王庄变质岩油藏 酒泉:鸭儿峡油田基岩油藏:志留系变质岩(基岩),板岩、千枚岩及变质砂岩,裂缝发育成为储集层 新疆:七中佳木河 七、泥质岩储集层 柴达木:油泉子油田,第三系,钙质泥岩,裂缝发育形成(少见)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巴任诺夫层,海相黑色泥页岩,有机质含量高,裂缝发育,压力温度均为高异常,高产井初产可达200t/d左右,产量递减快,相邻井产量差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