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环境 土壤质地与结构 7.1 土壤质地、结构.ppt

森林环境 土壤质地与结构 7.1 土壤质地、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夹层型: 各种质地的土壤相间排列,既可通气透水又可托水托肥,对水、气、热和养分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体状况决定于砂、粘层排列顺序和厚薄。例如粘夹砂型,若粘土厚,砂层很薄,则表现出粘土特性,砂夹粘型,若砂土层厚粘土层很薄则表现出砂土特性。 (4)松散型:层次不明显,上下都是砂质或砾质土,其特性似砂土。 夹砂层 夹粘层 六、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和改良 ①客土法改良 ②深耕、深翻、人造塥 ③施用有机肥 ④植树种草 ⑤引洪放淤,引洪漫沙 土壤质地主要是继承母质的性质,很难改变。但是,质地不是决定土壤肥力的唯一因素 第二节   土壤结构 一、土壤结构   土壤中不同颗粒的排列和组合形式,称土壤结构。常见类型   1.粒状结构和团粒结构   2.块状结构和核状结构   3.柱状结构和棱朱庄结构   4.片状结构核板状结构 图6-1 土壤结构类型示意图 粒状结构:直径在0.5~5mm的结构体,形状规则, 像麦粒状。 团粒结构:直径在0.25~10mm的结构体,形状为球形。 均属于良好的土壤结构。 块状结构:直径大于50mm,形状不规则, 表面不平整的块状体。 耕作质量差,土壤肥力低的表现。 核状结构:直径5~50mm,棱角分明,内部 坚硬,形似核桃的结构体。 粘重紧实,耕作困难,通透性差。 柱状结构:形状呈柱状结构体。 此结构土壤形成垂直裂缝,通透性好,但保水保肥性差。 棱柱状结构:具有明显棱面和棱角。 片状结构:形状扁平,结构较薄。 板状结构:形状扁平,结构较厚。 结构排列紧密,孔隙度小,通透性差, 属于不良土壤结构。 二、团粒结构的形成 团聚体指土粒通过各种自然过程的作用而形成的直径<10mm的结构单位。 (一)团聚体的形成 团聚体形成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矿物质和次生粘土矿物颗粒,通过各种外力或植物根系挤压相互粘结,凝聚成复粒或团聚体。第二阶段是团聚体或复粒再经过胶结、根毛和菌丝体的固定作用形成团聚体。 单个土粒 团聚体 微团粒 (二)团聚体形成条件  1.需要有足够的细小土粒  细小的土粒包括微团聚体和单粒。  2.胶结(作用)  指土粒通过有机和矿质胶体而结合在一起 的过程。  3.凝聚(作用)  指土粒通过反荷离子等作用而紧固的过程。 4.团聚(作用)   指由于各种力的作用使土粒团聚在一起的过程。主要的外力有:   ⑴植物根系及掘土动物   ⑵土壤耕作的作用 (切碎、挤压)   ⑶土壤的干湿交替、冻融交替作用 图6-2 三、团聚体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一)创造了土壤良好的孔隙性 团聚体内部以持水孔隙(毛管空隙)占绝对优势,而团聚体之间是充气孔隙(飞毛管空隙),这种孔隙状况为土壤水、肥、气、热的协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团聚体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二)水气协调,土温稳定 在降水或灌水时,渗入土层中的水分受毛管力的作用,被吸持并保存在持水孔隙中,团聚体起到了小水库的作用。多余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沿团聚体间的孔隙渗入到下部土层。雨后天晴或干旱季节,表层团聚体因失水而收缩,隔断了上下相连的毛管联系,形成了隔离层,减弱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消耗。平时充气孔隙经常充满空气,持水孔隙经常充满水分,协调了水分和空气间的矛盾。由于水和气协调了,由水、气产生的土壤热容量等热学性质适中,因此土温能够稳定。 三、团聚体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三)保肥供肥性能良好 团聚体内部的持水孔隙水多空气少,适宜于嫌气性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分解缓慢,有利于腐殖质的合成,所以有利于养分的积累,起到保肥的作用。团聚体间的充气孔隙中空气多,适宜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分解快,产生的速效养分多,供肥性能良好。所以保肥供肥的矛盾得以协调,团聚体的养分状况良好。 (四)土质疏松、耕性良好 团聚体的土壤土质疏松,易于耕作,宜耕期长,耕作质量好,种子易于发芽出土,根系易于伸展。 四、团粒聚体的培育 (一)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 (二)种植绿肥 (豆科绿肥) (三)合理耕作 (四)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第四节 土壤物理机械性质及耕性 一、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是多项土壤动力学的统称,它包括土壤的粘结力、粘着力、可塑性、胀缩性等。 (一)土壤粘结力 土壤粘结力指土壤颗粒间的结合力,又称土壤“内聚力”。 (二)土壤粘着力 土壤粘着力又称“土壤粘附力”,指土壤颗粒附外物的力。 (三)土壤的可塑性 土壤可塑性指土壤在一定含水量时,在外力作用下能成形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