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山如画 生命如歌:读苏轼“两赋一词”
宋代黄州,实为今天的湖北黄冈。长江从这里一处名为
赤鼻矶的山崖奔腾而过,所以当地人就为之演绎出了赤壁古
战场的说法,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 1080年)十二月二十八
日,对因“乌台诗案”而人狱的苏轼来说,这一天是他重获
新生的一天;对于名不见经传的黄州来说,这一天是它从此
名扬天下的一天。苏轼,一代文豪颠沛流离,开始了他的黄
州之旅。他每日泛舟长江,携酒览胜,登高怀古,过着“一
蓑烟雨任平生”的生活。苏轼与黄州融为一体,筑成了一道
亮丽的永不褪色的风景——《念奴娇middot;赤壁怀古》和
前后《赤壁赋》。今天,我们走进黄州,走进黄州的赤壁,
也就走进了苏轼,走进了苏轼的思想境地。
一、“江山如画”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
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风清月白,天光水色,此等良宵,如诗如画,怎能不使人流
连忘返而怀有“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后赤
壁赋》中又写道:“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渐退,暗礁峥嵘,此等
江山,怎能不使人“划然长啸”!而《念奴娇middot;赤壁
怀古》中的赤壁则是另一番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排岸,
卷起千堆雪。”江水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使人心胸为之
第 1 页
开阔,精神为之振奋。好一个“江山如画”!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李白的《襄阳歌》),江上的清风
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
声色娱人。此情此景,我们的诗人大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
乐。
二、“一樽还酹江月”
酒,是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黄州的山水,如果少了
酒,就少了许多色彩和内涵。诗人的世界,如果少了酒,或
许就少了许多诗篇和精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单单李白才有这样的生活吗?单单李白才有这样的人生经历
吗?其实,苏轼也有,也有着这样类似的人生寂寞。谪居黄
州,好友几人相聚?好友们要么远贬异地而无音讯;要么背
弃自己而不语;更甚者落井下石欲置自己于死地。“苏东坡
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
非常清楚。信中说:“lsquo;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
革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
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自幸庶几免矣。rsquo;”(《苏东坡突围》)仕途凶险,人
生坎坷。唯有一杯浊“酒”成了苏轼知心相守的伴侣,苦在
嘴里,伤在心头;唯有黄州赤壁的“山水”成了苏轼倾心相
交的朋友,喜在眼里,乐在眉头。“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
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化
第 2 页
悲为喜,借“造物者无尽之宝藏”浇心中块垒。山水、清风、
明月在诗人眼中,已成为抚平人生创伤的一杯老“酒”。临
江酾“酒”,是否又多了一番“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的感慨呢!
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经历了此次文字狱冲击后,胸中
郁积着无数要说的话,他一直压抑自己的激情,不想再写诗
惹祸。一有空,苏轼行走在黄州的大地上,就到处寻幽访胜,
寄情山水,“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在日常茶饭
的生活中寻找淡泊自得的喜悦,向黄州的山山水水倾诉自己
的冤屈与不平。苏轼是一位性情中人,面对着如画的江山,
滚滚而逝的江水,又怎能不思接千载?“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三国这个英雄人物风云际会的时代,“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是最令东坡向往的。在这
里,苏轼以年轻有为的周瑜自况,感怀自己“早生华发”,
只能在赤壁矶头怀古高歌,岂不是一种“多情”吗? “酾
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孟德,在苏轼的眼里“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长吁天地,焉能“抱明月而长终”?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不是诗人矛盾心情的
再现吗?只能把这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何以解忧?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造物者之无尽的宝
藏也”。
第 3 页
四、“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lsquo;酾酒临江,横槊赋诗rsquo;,一世之雄的曹操何
等气魄;雄姿英发、指挥若定,少年得志的周郎何等风流。
赞耶羡耶,抑或兼而有之,但借客一声lsquo;而今安在哉
rsquo;的反问,一下子使诗人苏轼的精神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