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课文答案.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君子之风课文答案 课文解读三 韩非子,法家价值观,完全功利主义。 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 这种主张:(好处) 可以一时富国强兵,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 坏处: 毒害人们思想,破坏人际关系,败坏社会风气。 长远看,会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董仲舒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抛弃功利。 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扶正义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 不实际。 课文解读三 孔子 辩证的 全面的 实际的 能倡导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 理想的价值观就是义利统一 课文解读三 孔子之论符合人为了生存追求利益而又要遵守“道德”、正确处理好利与义关系的实际,应该是所有经商言利者的原则。所以中国历来就有“儒商”,无论是“徽商”还是“晋商”都以“诚信”为本。到现代,如日的本商人、企业家都奉《论语》中的道德为本,大力提倡言“利”而不忘“义”。至于韩非子和董仲舒之论,都走向了两个极端,“极左”和“极右”,但今天仍有市场,尤其是韩非子之论,在今天不少商人、企业家中还很“吃香”,有的人昧着良心、不顾手段、甚至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我们今天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不与此理论有关。 所以说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 今天,有不少商人、企业家昧着良心、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赚钱。只要能赚大钱,什么都可以去做,而且做得理直气壮。于是,桶装水里装自来水,牛奶里加入三聚氰胺,杭州地铁发生坍塌事件,7人死亡,14人失踪……就统统都成了必然。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课文解读(一) 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形象地表述孔子心境的,可以7.16章和7.19章为例子。 7.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 7.19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第三个忘:忘我(“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浮云”比喻义的理解: 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云烟”。 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 3、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课文解读(一) 现代人的“患得”: 一是比较得到之后的收获和付出,认为不值得。 二是对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 课文解读(二) 课后练习四 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㈢子贡问政 颜渊问仁 子夏问孝 ㈡哀公问于有若曰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问于桀溺 ㈣宰我问 子路问曰 子贡问政 哀公问于有若曰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颜渊问仁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子夏问孝 宰我问 使子路问津焉 问于桀溺 子路问曰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一至六课的问字句有: 现代汉语“问”的用法 1、带双宾语: 我 问 你 一个 问题。 主语 谓语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 2、带单宾语: 我 问 一个 问题。 主语 谓语 直接宾语 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㈢子贡问政 颜渊问仁 子夏问孝 ㈡哀公问于有若曰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问于桀溺 ㈣宰我问 子路问曰 一至六课的问字句有: 特点: ⑴双宾语(异): 凡间接宾语即所问的对象,都以介词宾语表示(即于﹢间接宾语) ㈠ ㈡ ⑵单宾语(同): 凡在“问”字之后与之直接相连的成分,都是“问”的直接宾语,即所问的内容(第四类“问”字后面没有宾语,问的内容紧跟在“问”字后,以问句的形式出现,与之性质相同) ㈢ ㈣ 古今“问”的用法不同:双宾语(异) 今:带双宾语: 我 问 你 一个 问题。 主语 谓语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 古:带双宾语: 叶公 问 孔子 于 子路。 主语 谓语 直接宾语 间接宾语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