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热量的相关知识,从生活出发,可以激 发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的求知欲,引起对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兴趣。 从学生角度看,到目前为止,学生已学了很多探究实验,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 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 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 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有: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和建立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是 反馈物质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的热学特性,是进一步学习 热学只是的基础概念,也是分析许多有关现象的理论依据。因此,本节课在热学 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届的编写思路直接而简明:首先结合常见的自然现象提出问题,然后通过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由此得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 同的温度是,吸收的热量不同”这个结论,然后顺势引出比热容的概念,给出定 义、单位,再通过表格介绍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分析水的比热容较大对气候 的影响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一个学生活动,计算并比较吸热情况 相同是砂石与水的温度变化,深化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概念教 学的典型,即展示情景—经历探究—建立概念—给出定义、单位(有时还有公式) --深化理解—拓展运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反映物质的吸、 放热性能的物理量,知道比热容的单位 J/ (kg·℃)及其读法、含义。 ⑵会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知道水的比热容最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 度不同这一特点,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和进行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实际,分析与比热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体会 物理知识的魅力,养成探索、思考物质世界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逐步发展学生 对物理和科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是重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做好前面探究 物质的吸、放热性能实验,让学生充分认识物质在吸、放热性能上存在差异则是 本节课的教学关键。 第 1 页 共 5 页 本节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中的探究实验是初中物理中比较困难的实验之一, 比热容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所以在探究水和砂石的吸、放热性能的实验,理 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利用比热容概念来分析有关现象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器材: 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    学生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温度计、 秒表、烧杯、搅棒等。 教学策略和方法: 1、首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出发,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知道探 究未知事物时实验是最好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本节教学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探究等方法,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 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 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究 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 3、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 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展示本节教学目标 观看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将要 学习的内容,带着目标进 复习及引入 行学习。 请同学们回忆前面的内容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 问题: 1、不一样,烧

文档评论(0)

158****6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