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毛织的发展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朗毛织 大朗自古以来是农业大镇,世世代代主要靠务农为生,畜牧业也是以养猪和家禽为主, 不养羊,不产一根羊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朗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承接香港毛 纺织产业转移。1979 年 5 月引进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毛织一厂后,大朗毛织产业从 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群,从加工生产到自产自销,从贴牌加工到自 有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大朗镇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之一。 2002 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全国精选 19 个市县和 19 个镇作为“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化 发展的第一批试点”,大朗镇名列其中;同年 12 月,大朗被评为“ 中国羊毛衫名镇”,全国仅 有 2 个镇获此称号。2005 年,大朗镇被列为广东省创建区域国际品牌 3 个试点单位之一和广 东省首批 15 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之一;2007 年,大朗镇被确定为“广东省火炬计划毛纺织 特色产业基地”;2008 年,大朗镇被列为“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集群试点单位” 。 第一章 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1979~1991) 1979 年 5 月,香港协和织造有 限公司以“三来一补” 的形式在大朗 大井头村开办了大朗第一家毛织企 业——大朗毛织一厂,揭开了大朗 毛织产业发展的序幕。本地农民纷 纷洗脚上田,开始进入港资毛织企 业工作,成为熟练工人。随后几 年,越来越多的港资毛织企业到大 朗落户,到 1993 年时达到 100 多 家。 1980 年代中期,适逢政策开始 放宽,允许有能力的人办牌照开工 厂,一些在厂里工作多年的大朗人, 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技术、管 理和经营,开始走出工厂,自筹资金,办厂创业。1985 年,巷头村民陈晃坤与一位香港老 板合作,试开办了巷头第一家缝盘厂,是大朗第一批“弄潮儿”之一。当年,陈晃坤从香港买 进 36 台缝盘机,雇请了 30 多个工人,帮香港商人加工毛衫,一年可以赚取 10 多万元。不 光是陈晃坤,很多本地人不甘心长期做打工者,他们利用在外资毛织厂打工学会的生产技 术和管理经验,自己购置手摇织机,从外资厂拉回纱线,办起各种各样的“兄弟档”、“夫妻 - 0 - 厂”等家庭作坊式毛织厂。由 10 几家慢慢发展到几百家、上千家,渐渐出现了“村村毛线绕, 户户织机响” 的景象,大朗的毛织产业逐渐形成。 1990 年代初,大朗镇发展起近千家个体私营毛织企业,并且逐步从手摇织机过渡到半 自动织机,完成了毛织机械的第一次更新换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逐渐吸引了很多来 自广西、江西、四川和湖南等地的外地人到大朗毛织厂打工,也吸引了一些在东北、华东 的经销商来大朗下单。 附: 大朗毛织一厂 1970 年代末期,由于受到人力资源费用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影响,香港毛织 产业开始向能提供较便宜劳动力的珠三角地区转移。1978 年,由以港人吴彬先生为首的相 亲牵线搭桥,邀请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代表到大朗考察,大朗公社党委副书记何树和工 业交通管理办公室(对外加工办)主任叶刘兆、公社干部叶锦明与港方代表洽谈。香港协 和织造有限公司选中了大井头荔枝园林中的 1 万多平方米的土地(土名叫“扒船埔” ),签下 了开办毛织厂的合约,双方的签约代表分别是曾宪基(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和叶刘兆。 大朗公社绘制好厂区平面图,并派人赴港送给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老板卢成培。 1979 年 5 月,大朗毛织一厂建成投产。刚刚成立时,厂房面积仅 2000~3000 平方米, 手摇织机 100 多台,员工 100 余人,全部是本地人。工厂还从香港请来 7 个师傅,手把手 地教工人操作机器,许多手脚利落的工人,在香港师傅的亲自教导下,很快成为熟练的拉 机能手,部分香港来的师傅陆续回去了。当时,毛织一厂的工资水平是普通工人 50~60 元, 管理人员 80~100 元,实行计件工资。在农民看来,不用到田里干粗重活,一个月还能赚到 几十元,这收入比当教师还丰厚。因此,能进毛织厂上班,在当年是一件很荣耀、了不起 的事。 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为了满足生产需要,1985 年,毛织一厂分别在大井头大边 岭、长塘等地开设分厂。此后到 1993 年,毛织一厂进入鼎盛发展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