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真菌药物的发展历程
0945051185 药学一班 冯霞兰 真菌在自然界大量存在,大多数存在于土壤或动植物尸体中, 在有机物矿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特别是居住环境较差、卫生习惯不好、 气候潮湿、生活质量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分为浅表真 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发生在皮肤、黏膜、皮下组织被称之为浅 表层感染,侵害人体的黏膜深处、内脏、泌尿系统、脑和骨骼等为 深部感染。
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滥用、皮质激素作为免疫抑制剂的大量 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或诸如白血病、艾滋病等严重疾病,深部脏器的 真菌感染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严重,因而对抗真菌药物的研 究与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抗真菌药物按结构不同可分为:抗 真菌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物及其他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抗生素 抗真菌抗生素分为多烯类和非多烯类,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的发
展始于 1950 年,当时科学家从土壤微生物诺尔斯链霉菌中分离出一 种具有抗霉菌活性的四烯物——制霉菌素,从而引发了人们对抗真 菌药物的研究。从 1951年至今已经发现由放线菌产生 60多种多烯类 抗生素,其中代表药物为两性霉素 B。两性霉素B系于1955年从委 内瑞拉奥里诺科河谷的结节链霉菌发酵产物中发现的一种七烯化合 物,抗真菌谱广,对多种深部真菌感染相关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新 型隐球菌、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都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高浓度时还有杀菌作用,可用作这些真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首选治 疗药物。然而两性霉素E显著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了降 低两性霉素B的毒性、同时保留其广谱抗真菌活性,人们开始开发两 性霉素B的新剂型:1983年研制成功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剂,并进行 了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实验;1988年上市的两性霉素B脂质 复合体制剂具有较优的治疗指数。近年来,两性霉素 B的新剂型开发 又取得了新进展,如两性霉素 B 胶质分散体和纳米制剂等。
非多烯类抗生素主要对浅表真菌感染有效,其代表药物主要为灰 黄霉素和西可宁。灰黄霉素对皮肤真菌有效,但有一定毒性,一般 只可外用。西可宁用于浅表真菌感染,疗效与灰黄霉素相似,不良 反应少见。
唑类抗真菌药物
唑类抗真菌药物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合成抗真菌药,于 60年
代末问世,克霉唑和咪康唑为这类药物的先驱。克霉唑原是一个广 谱口服抗真菌药物,1971年Bodey回顾克霉唑的药理作用和体内活 性,指出其口服吸收不规则、剂量与药物浓度不成线性关系,不适 用于全身给药,仅局部应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真菌感染。 1978年
Jassen研究组报道了另一个唑类抗真菌药一酮康唑,后对酮康唑进 行结构改造,于 1984年发现了对曲霉有效的伊曲康唑。 1985年又发 现了氟康唑,并有三项研究阐述了其体内外活性以及治疗系统及局 部念珠菌感染的潜在效用。1988年报道的SM-8668/SCH3930临床试
验虽取得初步成果,但因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了长期毒性而被放
弃;1994年发现的SCH51948被其活性代谢产物泊沙康唑 (posaconazole )取代,在 1995年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与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 )同时公布。泊沙康唑和伏立康唑对曲霉和耐氟康 唑的念珠菌都有抗菌活性,但伏立康唑较泊沙康唑有更好的临床应 用和研究前景,目前两药均已获准用于临床。
其他抗真菌药物
1981年发现的萘替芬( naftifine )为烯丙胺类结构的抗真菌药 物,具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局部使用治疗皮肤癣菌病的效果优于 克霉唑和益康唑,治疗白色念珠菌病效果同克霉唑。由于其良好的 抗真菌活性和新颖的结构特征,而受到重视。继而又发现了抗真菌 活性更高、毒性更低的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
( terbinafine )、布替萘芬( butenafine )、阿莫罗芬
( amorolfine )等。
从20世纪 30年代发现灰黄霉素起,抗真菌药物已经历了近 70年 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 的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抗真菌药物开发面临严峻挑战。目前临床 感染虽仍以细菌感染为主,但近年来真菌检出率不断升高,而真菌 感染,尤其是侵袭性真菌感染往往更加凶险、顽固,能够有效治疗 的药物种类有限且治疗起效较慢,加上真菌对某些抗真菌药物的耐 药加重,致使抗真菌治疗难度增加。因此,抗真菌药物的研究任重 而道远。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
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服务设备维护及调试方案.doc VIP
- 海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聚-3,4-乙烯二氧噻(PEDOT)精品 47.7 吨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VIP
- 2025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 .pdf VIP
- 急救技能—心肺复苏(2024版).pptx VIP
- T_ZNZ 094—2024(滨海盐碱地生物改良技术规范).pdf VIP
- 数学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 创新作业设计模板.docx VIP
- 甲状腺危象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2021年咸阳经开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词 .pdf VIP
- 化工总控工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