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蜡烛的变化》实验记录单.doc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蜡烛的变化》实验记录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在变化 1.蜡烛的变化 实验一:观察点燃前的蜡烛 实验目的 认识蜡烛的物理性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每组蜡烛1根、小刀1把、装有小半水的250ml烧杯或水槽1个(自备) 实验步骤 1.直接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形态、质地等。 2.观察蜡烛的灯芯。 3.切下一小块蜡块。 4.将切下的蜡块放入水中。 注意事项 1.尽可能选用白蜡烛。 2.切蜡烛时要注意安全。 实验现象 蜡烛呈白色、固态、圆柱形,质地柔软,中间有白色的棉线灯芯,用刀很容易切下一块,放入水中会浮在水面且不溶于水。 实验结论 蜡烛是一个白色、圆柱形、质地柔软的固体,点燃前灯芯(棉线)为白色,蜡烛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实验建议 观察点燃前的蜡烛与观察点燃后的蜡烛对比进行,以便学生更好理解蜡烛点燃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在变化 1.蜡烛的变化 实验二:蜡块加热实验 实验目的 知道给蜡块加热,蜡块会由固态变成液态,冷却后又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形态的的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条件不许可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 每组火柴1盒、装有水的铁盒子1个(丢弃火柴用)、蜡块若干、三脚架1个(自备)、蒸发皿1个(自备)、长柄夹1个(自备)、酒精灯1个(自备) 实验步骤 1. 在蒸发皿中放入小块蜡块,将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 2. 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给蒸发皿加热,观察蜡块的变化。 3. 熄灭酒精灯,观察蜡块的变化。 注意事项 1.使用酒精灯要规范(建议将火柴丢弃入有水的铁盒子中)。 2.注意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和有序表达蜡块的变化。 3.加热蒸发皿要注意安全,以防烫伤。 4.蒸发皿要尽可能远离人和物,以防烫伤。 实验现象 加热前蜡块为固体,加热后从边缘开始渐渐融化,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停止加热后,蜡块从边缘渐渐冷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 实验结论 加热蜡块的变化只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建议 蜡块加热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建议尽可能分组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在变化 1.蜡烛的变化 实验三:蜡烛燃烧实验 实验目的 知道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发光发热、产生水、二氧化碳、炭等新物质的变化;又有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又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形态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条件不许可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 每组蜡烛1个、火柴1盒、装有水的铁盒子1个(丢弃火柴用)、小块厚布1块、白瓷勺1个、100ml干燥烧杯1个(自备)、100ml涂有湿润澄清石灰水的烧杯1个(课前涂抹,以保证湿润,附澄清石灰水1瓶、毛笔1只)(烧杯自备)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观察烛焰。 2.观察蜡烛燃烧时,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3. 用干燥的烧杯罩于烛焰上。(可用毛巾包住烧杯底部) 4. 用澄清石灰水湿润烧杯杯壁罩于烛焰上。(时间不要多长) 5. 将一只白瓷勺子底部靠近蜡烛火焰上方。 6. 熄灭蜡烛,熄灭后迅速用点燃的火柴靠近升起的白烟。(教师演示) 7. 观察蜡烛熄灭后,石蜡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注意事项 1.点燃蜡烛时注意将火柴丢弃在有水的烧杯中。 2.蜡烛火焰温度较高,实验时需注意安全。 3.罩烧杯时需用厚布包住烧杯底部。 实验现象 烛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最明亮,焰心最暗淡;蜡烛点燃后,温度升高,石蜡会由固态变成液态;火柴梗上最外层最先变黑,最里面变黑最慢;烧杯壁上生成水雾,杯壁较烫,如果烧杯距离火焰较近会有黑色物体附着在杯壁上;杯壁上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勺子底部被熏黑;火焰能以极快的速度顺白烟重新点燃蜡烛;蜡烛熄灭后,石蜡又由液态变成了固态。 实验结论 蜡烛的烛焰分为三层,从内到外渐渐变亮,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生成水、二氧化碳、黑色的炭等新的物质;熄灭时的白烟(石蜡小颗粒)能被点燃。在燃烧的过程中石蜡发生了形态的变化。 实验建议 蜡烛燃烧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建议尽可能分组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在变化 1.蜡烛的变化 实验四:观察点燃后的蜡烛 实验目的 知道蜡烛点燃后发生的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每组燃烧后的蜡烛1根、装有小半水的250ml烧杯或水槽1个(自备) 实验步骤 1.观察蜡烛燃烧后的颜色、状态、形状、质地等。 2.观察蜡烛燃烧后的灯芯。 3.将燃烧后的蜡烛放入水中。 注意事项 1.蜡烛刚熄灭时,石蜡成液态,极易流动,需防烫伤或污染物体。 实验现象 蜡烛燃烧后依旧呈白色、固态、圆柱形、质地柔软,但整体长度变短,灯芯变黑,轻轻一捏会有黑色的灰烬。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的过程会消耗石蜡和中间的灯芯,它们经过燃烧变成了新的物质。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h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