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之路-回顾和展望.pdf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之 路 ——回顾与展望 • 导入案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 • 引用名言等 • 社会改革的整体背景,诸多改革之中的一项,需要配合 • 课题目的:简单介绍,总体认识、激发兴趣 一、建国以前的中国金融发展 中国历史上以银钱业为代表的金融发展向现代 金融(银行)业的转变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很 多 1、1840年以前 • 货币制度是银两、制钱并存,且二者比价经常变化 • 信用机构是以钱庄、票号为主,没有近代意义上的银行 2、1840—1911年的中国金融 • 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并逐渐控制中国金融 汇丰银行 丽如银行 • 中国近代银行产生 户部银行(后改为中央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 3、1912—1927年中国金融:动荡中的快速 发展 • 一战后,外国银行对中国金融的控制相对放松 • 中国自身的银行发展迅速,民族资本商业银行出现第二次 高潮,兴办了一些省银行、信托公司、储蓄会和保险公司 等金融机构 • 证券交易所的创建和金融市场的开拓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 4、1928—1948年的中国金融:快速发展中 走向垄断 • 通过废两改元、成立法币集团、对外汇实行统制等一系列 措施,外资银行的业务逐渐减少,民族资本银行比重下降 ,以“四行二局一库”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银行快速发展, 形成垄断地位 ”废两改元“令 二、新中国计划金融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1949-1978的中国经济是在计划经济轨道上运行的。 主要任务就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配置机制 的需要,为国民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1、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1949 - 1952) • 国民经济处于恢复阶段 • 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建立新中国的金融体系 • 独立的人民币制度、统一的金融机构体系和严格 管理的外汇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金融体系的初步建立 2、“一五”时期高度集中(“大一统 ”)金融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953- 1957 •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形成 • 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开始建立 • 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和高度集中的外汇管 理制度 3、“大跃进”及其后期计划金融体制 的强化(1958- 1965) • “大跃进”时期盲目变革金融规章制度,造成一些金 融秩序的混乱 • 1963- 1965年的三年经济调整时期重新重 视银行的作用,金融管理体制又重新恢复到过去集 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4、文革时期金融体制的混乱 • 1966. 5- 1976. 10,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其对金融体 制的冲击和破坏十分严重。 • 金融机构受到冲击,不少银行补合并,保险业也逐步消失,保险机构 名存实亡,这一时期的金融体制处于无序的变革之中。 • 财政部承担了大量本该由银行承担的信贷任务。 5、改革开放前金融体制的调整与整顿 • 1976年10月,十年动乱结束。中国的经济及金融进 入了全面调整、整顿时期。此期间的调整、整顿,仍没有 跳出传统体制的束缚,但是金融业基本上理顺了运行秩序 ,为从1979年开始的金融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总结 1、传统计划体制下金融体制的基本特征:集中的计划管理和行 政约束,金融处于高度抑制状态(大财政、小银行),计划决定 一切,银行的作用受到限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 2、高度集中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体制改革历程回顾 1、第一阶段:1978-1983 • 背景: – 起步期 – 改革前大一统金融体系 • 政策: –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大幕 – 金融领域开始实施一系列改革,金融机构的改革更加突出 2、第二阶段:1984-1993 • 背景: – 发展期 – 1993年底《关于金融体制

文档评论(0)

开心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