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年鉴》ppt精梳版.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沙乡年鉴》 By :Aldo Leopold * * 基本信息 ? 作 者:(美)?利奥波德 著,舒新 译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 版 时 间:2015-1-1 I S B N:9787564097189 * 作者简介 《沙乡年鉴》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1984)被称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务官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在现代环境伦理的发展与荒野保育运动中都有着相当的影响。 他的自然写作以朴素直接而闻名,其中《沙乡年鉴》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经”,是其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 《沙乡年鉴》是现代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保护政策的基石,与梭罗的《瓦尔登湖》相媲美,并誉为自然文学典范生态文学的圣经,同时也是20世纪世界生态文学最重要的经典作品。 并且,书的第一和第二部分里,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和优美的笔触,来描写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在这些文字中,字字句句都充溢着宁静与快乐,而且这些快乐极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这种快乐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而当观察带来知识和规律的时候,当知识从无到有、由内而外从天而降的时候,它又远比那些不得不记住的知识美好。 * 内容介绍 沙乡年鉴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沙乡的年鉴”,是利奥波德对木屋经历的追述,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时间流逝为顺序,描写了自己在沙地农场上的观察与体会,用优美的笔触和细腻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绚丽多彩而被我们忽视的事物,这是一个“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的过程。 * 第二部分是“素写—这儿和那儿”,所涉及到的都是作者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威斯康星、爱荷华、新墨西哥……几乎游历北美大陆,有观察有历险,也有痛苦和教训。讲述了一些给作者思想以启迪的生命中的小插曲,通常表现为他与往昔同行们的意见龃龉。 这一类插曲如今已遍布于北美大陆之上,为标着集体主义标签(亦即自然资源保护主义)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 第三部分,“结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分别从美学、逻辑学、文化传统及伦理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和一些不同意见者的观点,同时寻求其中提及的哲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告诉同行们如何回到过去以实现认识上的统一,是作者生态观念的思想结晶。 * 土地伦理 “土地伦理”代表了利奥波德生态思想的精髓:“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利奥波德的这种整体观念不同于以往的佛教、自然主义者和保护主义者的伦理观,是从地球环境总体的角度上提出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伦理观念。利奥波德在书中向人们呼吁:“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知道(我希望我们已经知道)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这种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体现出利奥波德罕见的思想前瞻性,他也因此被称为生态主义的“先知”。 * 土地伦理 从作者所处的年代到现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一方面涌现出许多新技术用来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特别是在矿藏方面;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又需要消耗能源,并且加速扩大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物质的获取,存在于自然界的资源一定要为我所用,不然就是浪费。但如果换个角度,从土地伦理的方面出发,人们与脚下的土地同属一个社区,损害任何一方都对集体不利。 * 关于生态问题的处理,就我个人粗浅的看法,需要合作意识的提高、土地道德观的深入和集约生产的观念。生态问题需要人类将自己看做一个物种去思考,需要整体观和系统观,那么人类需要首先解决自己内部因博弈而产生的囚徒困境。私人生产者的道德感是很重要的,靠一只强有力的政府的手,这远不如靠每个人的良心和觉醒;最后,用集约化的方式去获得人类想要的工业文明,“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没有什么比稍稍轻视一下过多的物质享受更有益的了”。 * –Aldo Leopold “我们现在的又大又好的社会活像一个忧郁症患者,整日惴惴于自身的经济健康,却失去了保持其自身健康的能力。整个世界是那样贪婪地想拥有更多的浴盆,结果却失去了建造浴盆乃至关掉龙头所必需的控制力。” *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