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地质成因和地貌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延伸阅读材料(一) ——崂山地质成因和地貌特征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距青岛市中心 40 余公里。地处北纬 36 °05 ′~36 °19 ′,东经120 °24′~120 °42′。山区东南二面濒临大海,西部自南而 北与青岛市区的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接壤,北部与即墨市 相邻。绕山区东南的海岸线长 87.3 公里,形成了 13 个有名称的海湾, 有大小岛 16 个。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 446 平方公里。山脉 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 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 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 西 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 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 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崂山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 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 6800 万年至 13000 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 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 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 岩石有肉红 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 有露出地面。 新生代以来, 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 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 200 万年以来, 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 而今我们看到的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 亦即在近几 万年的沧桑变化中,大自然雕凿而成的秀丽景色。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地 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 1000 米,它们 1 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 当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 面貌峥嵘的山峰。 下层的花岗岩地貌, 多是 1 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 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 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球形巨石。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今天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

文档评论(0)

135****8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