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膏方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至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
中强调,中药加工要根据药物性质而选择合适剂型,其中就有煎膏记载,详细
论述了阿胶(鹿皮胶)、白胶(鹿角胶)两种胶的制作方法。中华历史五千年,
为膏方做注解的名人不胜枚举。
古今名人食膏方
一勺膏方十汤药,一丝一滴皆精华。自明清时期,膏方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内
服膏方成为主流,在兼顾治疗疾病的同时,膏方的补益作用更受注重,实实在
在受到其补益庇佑的大有人在。
朱权 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在他的《臞仙活人心方》中将古代的琼玉膏中加
上沉香、琥珀二味,疗效神奇,流行一时。
朱棣 明永乐皇帝降旨太医院拟定养生服食专方,御医们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在
琼玉膏方中加入枸杞、天门冬、麦门冬三味药,然后调制成膏,献给皇帝,永
乐皇帝服食后,效果十分显著,于是给该方赐予了“益寿永贞”的美名。在平
均年龄 39 岁的历代中国皇帝中,朱棣能享寿 65 载,这有琼玉膏的一份功劳。
到了清朝,膏方发展更为繁荣,已经成为流行于全国士大夫阶层的养生佳品。
雍正皇帝服过琼玉膏,慈禧太后用过菊花延龄膏、固本膏等,光绪帝用过润肺
和肝膏、调中畅脾胃膏、活络膏等。
纪晓岚也常服膏方, “纪大烟袋”不仅嗜烟,而且嗜肉、又因为朝中诸事繁忙,
日久神色渐衰。同期在朝做官的刘墉看到纪昀精神不佳,出于同僚之谊,给纪
晓岚送去一剂滋补方,专门针对纪晓岚头晕体弱、怕冷腰酸、耳鸣时作等症状,
纪晓岚请人按方子熬膏服食,没想到身体状态一天天好了起来,到了八十高寿
还能精神不衰。此方在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详细记载。
《红楼梦》第六十回和第六十一回中都提到了一个膏方:茯苓霜,茯苓霜又名
茯苓膏,是当时的一种膏方。因为丢失了一小包茯苓膏,搞得整个大观园鸡飞
狗跳,撵出司棋赶走晴雯,到最后宝玉说是他偷的,事情才平息。可见在当时
膏方是一种等同于金银细软的贵重之物了。
膏方当真有延年益寿的的神奇妙用?
社会科学院在研究中国历朝历代人口平均寿命时发现,清朝中国人的平均寿命
33 岁,而士绅阶层的平均寿命则达到了 57 岁。在清朝的士绅阶层,活到 70
岁似乎没有什么稀奇——张之洞 72 岁,左宗棠 74 岁,李鸿章 78 岁。
而出身于盛行膏方的江浙籍士大夫们更是高寿者比比皆是,扬州的郑板桥、常
熟的翁同龢都活到 74 岁,江宁汪士铎 75 岁,江苏刘墉 85 岁,浙江大儒黄宗
羲 86 岁,浙江经学家毛奇龄 94 岁,苏州沈德潜 97 岁等等。
历史上出几个高寿的人不稀奇,可是整个阶层普遍高寿,某个地域人群普遍高
寿,则让人不禁惊叹,这和他们常用膏方滋补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