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类试题解题思路+诗歌鉴赏专项练习.pdf

2020-2021高考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类试题解题思路+诗歌鉴赏专项练习.pdf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类试题解题思路 一、考纲在线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考试内容”部分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分析综合”和“鉴 赏评价”,前者具体包括三点:(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 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后者具体包括两点:(1)鉴赏文学作品 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 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 级。 二、简要解读 1、“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 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 纳,准确把握文中的重要信息。这些重要信息包括:一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认识, 二是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释,三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还 有一些语句能有力地表现作者的观点,集中反映文章的主旨,它们也是重要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其考查范围一般是文中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议论、事情、道理、 情感等,考查的重点是对人物言行主张、品德形象的概括能力。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考查学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 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的综合能力,其难度比正确把握文意又高了 一层。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进一步 的深入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括就 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这种归纳概括往往是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来进行的。对内容要点的归纳,考题选项 往往是对原文内容的概述,或符合原文或不符合原文,需要考生准确地分析文章的内容, 仔细体会,反复推敲,作出正确的判断。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也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理解方面的分析综合,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 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写文 章,在材料的选择、叙述的角度、句子语气上及直接抒情议论中,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观 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 试题的难度也往往会相应增大。例如2011年高考湖南卷第8题、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 12题,就是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 点态度的概括分析。 三、命题导向 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意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一般有两 题,题型为选择题和主观题。考查的内容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最常 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人物 言行主张或品德形象等)的一组。二是考查对总体文意的叙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的判断能 力。三是用主观题形式考查信息分析和整合能力。 综合前边的分析,高考对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将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每年仍 有小的变化,考生只要读 了原文,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四、高考文言文分析综合题错项陷阱设置揭秘 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往往有一道题是分析综合题。这是考查考生全面把握文言阅读材料内 容与主旨的“压轴题”,年年必考。这道题常常以指出错误选项的形式来设置,因而探究命 题人错项陷阱设置的技巧,对提高考生的辨别能力,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文意理解的正 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1.无中生有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命题人在选项中故意编造一些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或者是捏造的情节, 以此来干扰考生思维。如2011年北京卷第9题B项 : 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原文引周公、齐桓和曹子的事例是为了论证“小过”不能“掩其大美”,B项“代价与成功总是 成正比”无中生有。 2.张冠李戴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说的话“移花接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导 致对象错位。如2011年江苏卷第7题C项 : 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 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陈公弼认 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陈公弼)安排他到鄂州做官”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原文为“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 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皇帝的命令或文告)复以正民为鄂州”。 3.弄错时间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将原文叙述的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或不同事件之间的时间混 乱表述。我们来看2010年全国卷Ⅱ第10题D项 : 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 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根据文意,张凝、李重贵只是来“策应”

文档评论(0)

liuyanhua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