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课外古诗鉴赏专题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外古诗鉴赏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考点说明;一、诗意象意境的赏析;方法点拨;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①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②作者描绘了一幅空山秋天恬静闲适的景象。③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狄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问: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诗的三、四句描写了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荻花丛中吹火煮鱼,呈现出一派欣喜欢快情景。;二、炼词炼句鉴赏 ;方法点拨;【实战演练】 ;参考答案: “隐”和“没”两字特别传神。 “隐”是遮隐的意思。它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 “没”是淹没的意思。“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的难舍难分的心绪。 ;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问:“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惜”字有珍惜、爱惜之意。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三、表达技巧的鉴赏 ;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问:请具体赏析三四句艺术效果。 ;答案如下: 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生动形象地写出南风的调皮,诙谐 。表达作者对“南风”将带给自己安慰的欣喜之情。 ;表现手法;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A、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抒发诗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 ; 赏析诗词要有方,把握内容赏意象,体会情感引共鸣, 品味词句抓细节,分析技巧明手法,???懂答题更规范。 ; 中考的诗词赏析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困难,只要我们读懂了诗词,把握了答题要点,规范了答题语言,它也可以变得很简单,关键是你不要畏惧它!

文档评论(0)

浪漫唯美-文档菜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