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的设的计中七个比.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设计中七个“比” 1.位移比(层间位移比) 1.1名词释义 (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 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 间位移角的比值。 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 之和除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1.2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 抗规]3.4.2条规定,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 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当存在结构平面扭转不规则时,楼层的最大 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 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 髙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 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高度高 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 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 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应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休系△u/h限值 框架1/550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1/800 筒中筒,剪力墙1/1000 框支层1/1000 1.3控制目的: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 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 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 土墙柱岀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 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 构产生不利影响 14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PKPM软件中的 SATWE程序对每一楼层计算并输出最大水平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水平位移、平均层间位移角及相应的比值 详位移输出文件 WDISPOUT。但对于计算结果的判读,应注意以 几点 1)若位移比(层间位移比)超过1.2,则需要在总信息参数设置 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2)验算位移比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算层间位移角则不需 要考虑偶然偏心 (3)验算位移比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但当凸凹不规则或楼 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 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 (4)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设下的控制参数。构 件设计与位移信息不是在同一条件下的结果(即构件设计可以采用 弹性楼板计算,而位移计算必须在刚性楼板假设下获得),故可先 采用刚性楼板算岀位移,而后采用弹性楼板进行构件分析。(5 因为高层建筑在水平力作用下,几乎都会产生扭转,故楼层最大位移 般都发生在结构单元的边角部位 周期比 21名词释义 周期比即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一扭振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一侧振周期)T1的比值。周 期比主要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使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因为当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藕连 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将明显增大。 2.2相关规范条文的控制 高规]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与平动为 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即周期比),*高度高层建筑不 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 建筑不应大于0.85。 髙规]5.1.13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振型数不应小于9,抗震 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连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小于15 对于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 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2.3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计算结果详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因 SATWE电算 结果中并未直接给出周期比,故对于通常的规则单塔楼结构,需 人工按如下步骤验算周期比: a)根据各振型的两个平动系数和一个扭转系数(三者之和等于1) 判别各振型分别是扭转为主的振型(也称扭振振型)还是平动 为主的振型(也称侧振振型)。一般情况下,当扭转系数大于 0.5时,可认为该振型是扭振振型,反之应为侧振振型。当然,对 某些极为复杂的结构还应结合主振型信息来进行判断 b)周期最长的扭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扭振周期It,周期最长 的侧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侧振周期T1 c)计算It/T1,看是否超过0.9(0.85)。 对于多塔结构周期比,不能直接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