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试卷(6).docx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试卷(6).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f ěi cu ì z á b àn zh ǎn l ǎn c ǎi p ái ( ) ( ) ( ) ( ) yǜb ai ji ? r án zh ōng x ǘn xi ǎo mài ( ) ( ) ( ) ( ) 二、慧眼辨读音。 正月( zhēng zh ang) . 掺和 (h a huo) .  韵味 (wai wei) 招徕 ( l ái l ǎn) . . 柔顺 (r óu y óu) 贮藏 (zh ùch ǘ) . . 三、把下列词语和句子补充完整。 1. 能( )善( ) ( )七八( ) ( )天( )地 2. 百里不同风, 。 3. 至今不会 , 应是 。 四、按要求写几类成语各两个。 写出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 写出 AABC式成语: 写出四个字中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写出形容很专心的成语:五、按要求写句子。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写的。(修改病句) 我怎么会不认识他呢?(改为陈述句) 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 4. 聚餐的目的 吃, 载歌载舞。(在横线上填上关联词) 六、回想古诗《元日》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回答问题。 千门万户 , 换旧符。 下月轮,殿前拾得 。 补充古诗 2. 《元日》的作者是 代诗人 ;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作者是 代诗人 。 3. 选择填空 ( 1)“元日”指的是什么节日?( ) A .元旦 B. 春节 C. 除夕 D. 元宵节 (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是( ) A. 月亮 B. 露水 C. 玉珠 D. 桂花 如果用一个成语概括“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的意思,这个成语应是七、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 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里烤熟的。 ( ) 2. 密密的眼帘,深邃的眼睛,妩媚的笑容,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 ( ) 树满寨,花满园。 4.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 ) 八、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 。 1. 客家民居的特点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 ) 2. 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 ( ) 3.《北京的春节》 运用了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等方法介绍了节日的风俗。 ( ) 4. 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能歌善舞。 ( ) 5.《各具特色的民居》 是一篇说明文, 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 ) 九、读标点趣闻,试加标点断句。 传说过去有个秀才为一个不识字的财主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 酸 ”, 下 联 是 :“ 养 猪 头 头 大 老 鼠 只 只 瘟 ”。 写 好 后 , 秀 才 念 道 : “ , ; , 。”这样断句,便是吉语良言,财主喜不自 胜 , 而 一 个 来 化 缘 的 和 尚 却 这 样 念 : “ , ; , 。”财主这时始知被秀才耍弄了,怒不可遏。 十、快乐阅读新体验。 花灯 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 西方的圣诞、复活、 感恩等节日,大 多带有宗教色彩, 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 必然都占有极为特 殊的位臵。 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 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 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 圣诞凌晨, 孩子们还可以到人家门前去唱歌, 讨点零 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 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 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 “王” 字,就是为了避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 碎布缝的。 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 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 七月节就 该放莲花灯了。 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 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 九月登 高吃花糕。 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 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俗特点: 不 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 (停业)一月。平 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 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地高峰, 无疑是上元节——也叫灯节。 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 花灯 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 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 脑袋还会摇动。另外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 ,这种灯通身 涂

文档评论(0)

明天会更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